首页
/
每日頭條
/
職場
/
遼甯農作物秋收時間
遼甯農作物秋收時間
更新时间:2025-07-26 17:55:22

遼甯農作物秋收時間?全省秋收工作從9月下旬陸續開始,目前糧食收獲進度已近五成,玉米、大豆等旱田糧食作物陸續進入收獲高峰期,水稻開始自北向南 陸續收獲這是10月13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遼甯農作物秋收時間?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遼甯農作物秋收時間(遼甯省秋收進度接近五成)1

遼甯農作物秋收時間

全省秋收工作從9月下旬陸續開始,目前糧食收獲進度已近五成,玉米、大豆等旱田糧食作物陸續進入收獲高峰期,水稻開始自北向南 陸續收獲。這是10月13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的。

據10月12日農情調度統計,我省糧食已收獲2573.2萬畝,收獲進度48.3%。其中,水稻收獲83.8萬畝,收獲進度10.9%;玉米收獲2208.9萬畝,收獲進度53.8%;大豆收獲112.1萬畝,收獲進度65.7%;其他糧食作物收獲168.4萬畝,收獲進度59.7%。預計全省旱田糧食作物和除遼南稻區外的水稻秋收工作在10月底前基本結束,遼南稻區水稻秋收在11月上中旬基本結束。

10月8日至10日,我省大部地區出現中雨到大雨,中部地區局部出現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為29.8毫米。其中,遼西和中北部大部地區出現雨轉雨夾雪或雪,沈陽、阜新、朝陽、鐵嶺部分地區出現小到中雪。降雨過程對秋收進度有一定影響,導緻個别地區出現作物倒伏,農機難以下地情況,集中收獲期推遲2天至5天。

據氣象部門預報,目前開始到10月19日,全省沒有降水過程,氣溫較常年偏低,氣象條件總體有利于作物秋收和糧食晾曬。連日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強化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督促各地切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确保順利完成秋收工作任務。

同時,我省積極加強秋收指導工作。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産一線,指導農民适時收獲,既要防止過早采收,成熟不夠、傷鐮減産;又要防止過晚采收,倒伏落粒、遇雨受潮。加強機收服務供需調查對接,确保聯合收割機投入充足、狀态良好;合理調配作業機具,精心組織跨區機收,最大限度擴大機收面積、加快收獲進度。

下一步,我省将持續做好秋收農時氣象預報,抓好機具調度,推廣機收減損關鍵技術,指導農民适時秋收晾曬,提高收獲質量。

(遼甯日報 記者李越)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面試hr最想問的問題是什麼
面試hr最想問的問題是什麼
#面試技巧#為什麼很多人在面試後大多是“我們後續會發面試結果通知,先回去等通知吧”,是否就已經能猜到面試結果了?為避免這樣的尴尬處境,我們要怎樣有技巧、有針對性地面對HR抛出來的問題?這裡給大家整理了8個常見的面試問題,僅供參考:1、自我介...
2025-07-26
哪些生意适合女人創業項目
哪些生意适合女人創業項目
當你看到現在的錢越來越難賺,工資也不漲,是不是越來越心慌!“人生在世,錢财二字”,我瞎說的别信!!!但是多掙錢誰不想呐,嘻嘻!特别是現在的小姐姐們,更想兜裡有錢,臉上有顔!那就給你們介紹幾個适合小姐姐們做的小本創業!1、西點甜甜的西點跟甜甜...
2025-07-26
出納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出納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财務出納工作總結個人範文(一)回顧總結一年的财務工作,我們感到信心百倍。首先,感謝教辦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促使我園在前進中不斷反思、矯正,不斷求索、發展。一、嚴格财務管理制度,加強落實民主監督财務管理是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嚴格财...
2025-07-26
員工剛休完産假又懷孕
員工剛休完産假又懷孕
老闆們說,他們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報告老闆,新入職的女員工懷孕了”先前看過一則新聞,浙江一個公司的負責人張先生,遇到了一件令他很郁悶的事:“員工入職三天就宣布懷孕,孕期幾乎沒正常工作,産假結束後就遞了辭職信。”孫小姐在招聘會上看到張先...
2025-07-26
試塊送檢有什麼步驟
試塊送檢有什麼步驟
一、建築混凝土試塊送檢的标準是什麼?一般标準養護要在28天的時候送,可以提前三天,不能超過28天,否則要回彈,算超齡期。同條件養護在600°以上,一般從當天搗混凝土的時候,開始累積現場溫度,達到600度就可以去送了。同條件天數不能小于14天...
2025-07-2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