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更新时间:2025-07-11 19:00:53

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中華文明史上,協和萬邦的理念一脈相承,集中體現着中國人特有的天下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弘揚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天下觀)1

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中華文明史上,協和萬邦的理念一脈相承,集中體現着中國人特有的天下觀。

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思想傳統。《尚書·堯典》中講:“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裡所說的堯之“德”,是要讓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後再協調百姓,也就是協調各個家族之間的關系,以實現社會和睦;社會和睦之後再協調各邦國的利益,讓各邦國都能夠和諧合作。其中的“協和萬邦”,在今天可以理解為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各個國家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指出:“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幹戈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國世代相傳。”協和萬邦的天下觀,蘊涵“和氣”、氤氲“和風”,彰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和”文化。《中庸》有雲:“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和”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和”的核心精神,是相互承認、彼此尊重、和諧圓融。“和”的基礎,在于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的途徑,是以對話求理解,和睦相處;以共識求團結,和衷共濟;以包容求和諧,共同發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和美。

協和萬邦的天下觀,與各國人民對美好世界的追求相契合。西方近代人本主義思潮強調人作為個體的自由與權利,強調尊重人的本能欲望,這雖然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但也帶來個人主義的膨脹。今天,個别西方國家奉行自我優先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從某種程度上就是西方人本主義極端化的表現。當今時代,各國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體,不能犧牲他國利益來謀求一己之利。人類文明百花園絢爛多彩,不同文明各有千秋,應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因此,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在今天仍然閃耀着智慧光芒。

強調:“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着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在協和萬邦的天下觀感召下,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中,充分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在處理對外關系時,中華民族積極開展對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秉持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古代中國長期是世界強國,但中國對外傳播的是和平理念,輸出的是絲綢、茶葉、瓷器等豐富物産。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對曆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今天的中國,傳承和弘揚協和萬邦的天下觀,既通過争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内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事實證明,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為了說服誰、取悅誰、安慰誰,而是基于自己的基本國情和文化傳統,基于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作出的正确抉擇。

協和萬邦的天下觀,蘊含着民胞物與、立己達人、家國一體、天下大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中充滿不确定性。在諸多不确定性中有一點是确定的,這就是人類前途命運的休戚與共前所未有,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紮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既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把中華文明中協和萬邦的理念講深講透,可以讓世界看到中國推動人類共同發展、共享未來的積極貢獻,不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共識、彙聚合力。

(作者為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0日 09 版)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立秋節氣的含義
立秋節氣的含義
立秋節氣的含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一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中國古人将立秋分為三候...
2025-07-11
孩子過生日是過農曆還是陽曆好
孩子過生日是過農曆還是陽曆好
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現在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尤其是每個家庭都會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到了過生日那天也會特别的隆重,一般父母都會精心準備,請一些親戚或者是朋友。對于孩子來說,過生日不僅長大一歲,在生日那...
2025-07-11
父親節的來曆簡單的一句
父親節的來曆簡單的一句
父親節由來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産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養大的。姐弟6人...
2025-07-11
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詩句
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詩句
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詩句?大寒:花草樹木管時令,飛禽鳥鳴報農村悄然歡送大寒夜,熱熱鬧鬧迎新年,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詩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詩句大寒:花草樹木管時令,飛禽鳥鳴報農村。悄然歡送...
2025-07-11
世界動物日
世界動物日
世界動物日?世界動物日是幾月幾日:“世界動物日”(WorldAnimalDay),是每年的10月4日,源自12世紀意大利天主教修道士聖方濟各的倡議,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世界動物日?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世界動物日世界動物日是幾月幾日...
2025-07-1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