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有些事,有些人是一定要去經曆的。菩薩畏因,聽勸;凡夫畏果,不見棺材不落淚。
人之所以不改變,隻有三個原因:
第一,痛苦不夠深;
第二,壓力不夠大;
第三,教訓不夠深刻。
事實上,沒有人是被别人說服的,很多人也不喜歡被别人說服,别人的忠告隻不過是他自己說服自己的助緣或借口而已。不過,忠告多半是用來祭奠亡靈的,因為大部分人生前都不相信。明事理的人不用說,不明事理的人說了也白說,還讓人生煩惱,所以,我們要化解的是自己的煩惱,而不是别人的煩惱。
第一,深信自己的因果,同時深信别人的因果;
第二,承認娑婆世界“流俗衆,仁者希”。
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是個二元對立的世界,不但二元對立,而且守恒歸零。有多少善就有多少惡,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富貴就有多少貧窮,否則陰陽就不平衡了,所以,我們來到這個地球,我們不認命也不行。我們不但要認自己的命,也要認别人的命。我們看一個人今生今世有多幸福,就知道他過去生中吃了多少苦。
有人列舉了一個“公式”僅供參考:
今生的幸福 過去的痛苦=0
我們現在給别人的一切=我們未來獲得的一切
所以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出來哪裡混?來娑婆世界混。這是娑婆世界的法則和規則,沒有人可以例外,所以,我們自己要努力學習聖賢的智慧教育,學菩薩畏因,莫學凡夫畏果。迷惑颠倒,眼前利益的事莫幹。
自己明理了,還要多多行善積德,行孝道,拿到善果,做社會大衆的好榜樣。正己就能化人,但不要有化人的念頭,因為别人發現你想化他,他就對你越防備。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是那個人我們勸一下,不是那個人,看破也不能說破。就算是那個人,我們也隻說一遍,不聽就自便。什麼人才能成為“那個人”?有謙德的人。傲慢的、自以為是的,就不是“那個人”了。
為什麼是“那個人”也隻能說一次?凡夫都有自己的因果要自己背,我們把握不好度,慈悲心就變成煩惱心,不是自己生煩惱就是對方生煩惱。問題解決了嗎?沒有。何苦呢?
六道凡夫看得到别人的毛病,卻是看不到自己的毛病,所以,謙虛一點,少幹病人給病人看病的事,莫冒充醫生。我們也不必擔心,人間事天管着呢!關鍵是人不歸人管歸天管,我們擔心有用嗎?
人來這世間無外乎兩件事:第一,了斷因果;第二,破迷開悟。我們肉眼凡胎有些因果還真看不明白,管好自己 ,正己化人 。這一世化不了咋辦?佛度有緣人。佛祖無招的事情,我們又能咋樣?不怕、莫急,人生幾世不生不滅,以後再來完成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絕不用于商業行為)
(作者介紹):王中華,出生于雲南保山,中醫行業法務工作者,師從楊氏太極第六代傳人,養生太極道教練,中華古聖先賢智慧傳習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孝經》、《弟子規》、《了凡四訓》等古聖先賢智慧經典學習、解讀、宣講及踐行者,傳統文化教師,博鳌儒商精英人物,昆明正義牌坊《正義》名稱策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