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的由來一句話
端午節的由來一句話
更新时间:2024-05-02 09:29:07

端午節的由來簡單介紹

端午節的由來一句話(端午節的由來簡單介紹以及為什麼問候是安康)1

【篇一:端午節的由來簡單介紹】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端午節的内容,歡迎閱讀!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歡迎關注應屆畢業生網論壇!

端午節的由來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端午的衛生習俗

③、飲蒲酒、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朱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隙(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藥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于室内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④、采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于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制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藥,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挂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于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内人争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頤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吞毒氣。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

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遊《豐歲》詩有“羊腔酒擔争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靓《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約80人。南甯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騎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顔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紮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于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别地區。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于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并于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内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钗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挂虹霓暈。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遊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劃着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遊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于遊戲之類。《舊唐書》中記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于臨水殿看金明池内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彩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争标競渡,作為娛樂。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标圖》即描繪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看禦射監勇士跑馬射箭。清代則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

又有夜龍舟。在浙江武進,過去有夜龍舟,在四面挂起小燈以競渡。四川五通橋從1982年起出現了夜龍舟,在舟上裝電燈,配焰火,漂浮河燈,輝煌奪目。浙江少數地方還于水上設堆堆浮焰,讓張燈結彩的龍舟從焰中穿過。

又有旱龍舟,是在陸地上進行的模拟龍船比賽的活動。如《南昌府志》載:“五月五日為旱龍舟,令數下人異之,傳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錢祈福,競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義縣,過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認為可除邪祟。另廣東的佛山、東莞、信宜都有旱地劃龍舟之俗,實際上是一種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時的旱地龍舟最為壯觀。又如《徽州府志》載:“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為之,襲畫狀似鳅,以十二人為神,載而遊緒市。”另有把小型旱龍船給小兒做玩具的。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号子融彙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内容十分廣泛。

鐘馗

1、跳鐘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鐘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内容。

2、懸挂鐘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鐘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愈,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鐘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歎不已。後來,鐘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鐘馗畫大都作于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于大門或堂中挂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

鬥草

《物原》雲:“始于漢武”。據梁朝人宗靼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随時可鬥。曆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群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 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并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赢的鬥草,被稱為“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遊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将避衆家,總待别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郁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鬥”。所謂“文鬥”,就是對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衆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随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

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鳝、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其他

此外,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上海還有鐘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鐘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随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篇二:端午節的由來簡單介紹】

古時候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不滿祖國被霸,犧牲投江,希望世人得以清醒,人們知道後個個悲痛欲絕,後來為了紀念他,就将5月5日定為端午節.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壯族的...
2024-05-02
中秋節去哪吃飯好
中秋節去哪吃飯好
今年中秋節,你回家了嗎?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調查,回家的不回家的,大概各占一半。有人說中秋團圓節,必須回家熱鬧熱鬧;也有人說,即使回去也沒啥意思,無非是陪父母吃個飯,其餘時間刷手機,一點節日氛圍都沒有。誠然最近幾年,關于節日沒味兒,喝酒吃席...
2024-05-02
古代名字怎麼起的
古代名字怎麼起的
侃天說地聊曆史,東拉西扯講故事!大家好,我是阿右~你注意到《水浒傳》裡出現了多少個張三嗎?魯智深看管菜園,周遭的破落戶頭子之一,過街老鼠叫張三;宋江的同事,就是閻婆惜出軌的那個,叫張三;宋江在清風寨,元宵夜賞花燈時,遇到劉高,自稱張三;魯提...
2024-05-02
冬至節氣寓意
冬至節氣寓意
冬至節氣寓意?冬至節氣的含義是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臨了,讓大家做好防寒預暖的準備,從冬至開始,就進入俗話說的數九寒天,氣溫會一天一天的降低,寒風凜烈的日子開始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冬至節氣寓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冬至節氣寓意冬至節...
2024-05-02
一共有幾個明水地名
一共有幾個明水地名
南疆北隅,東邊西陲,神洲大地,府縣甚多,但每個縣、府得名定稱,都有它的原由。那麼明水縣名的由來是什麼?要知道它的由來,首先必須了解一下明水曆史。一六四四年,清兵統一了我國東北全境,開始進入關内。進關以後清王朝把東北看作是其祖宗的發祥地,不準...
2024-05-02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