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及出處?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春秋時,秦國和晉國,是兩個相鄰的強國有時相互聯合、相互利用,甚至彼此通婚,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及出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及出處
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國和晉國,是兩個相鄰的強國。有時相互聯合、相互利用,甚至彼此通婚。
晉獻公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了秦穆公,史稱秦穆夫人。
晉獻公去世之後,公子夷吾繼位,史稱晉惠公。
惠公為了加強與秦國的關系,把太子圉(yu,送到秦國做人質。秦穆公為了表示友好,将女兒懷赢嫁給子圉。不料,子圉偷偷逃回晉國。一年以後,惠公死了,子圉繼位,史稱晉懷公。
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的晉公子重耳,最後來到秦國。由于,他才華出衆,待人忠厚,秦穆公很欣賞他。便把同宗族的五個女子嫁給重耳,其中有一個就是太子子圉的秦國前妻懷赢。
一天,懷赢捧水盆給重耳澆水洗手,他洗完了(不用手巾手,把手上的水甩掉。懷赢生氣地說:“秦晉兩國地位對等,為什麼輕視我。”重耳知道自己錯了,馬上脫去上衣,把自己囚禁起來,向她賠罪。
秦晉兩國國君幾個互相通婚,後人将兩姓聯姻稱為“秦晉之好”。
秦晉之好出處
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造句
(1)他們兩個村結下了秦晉之好。
(2)他們兩人情投意合願結為秦晉之好。
(3)今天大家前來祝賀你們兩家結為秦晉之好。
(4)他們兩家既然已成秦晉之好,現在一家遇上困難,另一家解囊相助,也是自然的。
(5)團市委提倡婚事儉辦,并組織了集體婚禮,使20對青年結為秦晉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