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汽車
/
教育部對高校教學質量排名
教育部對高校教學質量排名
更新时间:2024-06-02 21:23:25

原标題:《質保建設該如何校院聯通?》

“因二級學院各自辦學積澱、學科發展、招生規模、社會關注等方面的差異,學院間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平衡。”湖北經濟學院教務處處長陶前功說道。對此,學校該如何着手改進相關工作呢?

為建立健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湖北經濟學院較為注重本科教學質量保障的全程性和全員性。那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學校目前還有哪些方面需要亟待完善和改進?麥可思研究(以下簡稱“麥”)邀請該校教務處處長陶前功進行了分享。

麥:湖北經濟學院在2018年完成了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其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審核評估的一個重要方面。為确保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運行,學校做了哪些工作?

陶前功:學校堅持本科為本,質量攻堅,着力打造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一流本科教育,并将學生成長成才和健康可持續發展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标準,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構建了由質量決策指揮系統、質量标準系統、質量運行系統、質量監控系統、質量評估系統、信息反饋系統和質量支持系統構成的“七位一體”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學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建立校院兩級質量保障機構。在學校層面,學校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各司其職,決定有關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等重大政策的實施,校黨委書記、校長是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而由分管教學副校長任主任的教學委員會,則負責指揮和協調學校層面的教學運行過程,保障其質量;教務處作為學校實施宏觀管理、目标管理的職能機構,肩負規劃、布置、檢查、指導教學工作的責任。另外,學校還設立了教學評估中心,負責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評估、監督和管理。其他人事、财務、資産、學工、團委、網教等質量保障體系的組成機構,全力确保質保體系高效運行。除此之外,學校還建立了學院層面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該體系是以學院黨政班子、教學委員會、教研室、教學院長、專業負責人、教學秘書等機構和人員為主體,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學生信息員參與組成的多元教學質量保障組織。各學院院長、書記是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學院教學委員會是學院本科教學質量保障的領導機構,各系(教研室)是教學質量管理的實體,負責本學院的教學質量管理工作。

完善教學質量保障制度學校建立了涵蓋教學全過程的質量保障制度,如《關于完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實施辦法》《領導幹部聽課制度》等,涉及教學質量監控、保障、評估、改進等各個環節,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完整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制度。

強化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目前我校已組建了一支規模适當、職責清晰、素質優良、服務意識強的校院兩級本科教學管理隊伍,對教學管理展開了全面監控和管理,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占30.2%,有博士學位的人員占23.8%,隊伍結構合理,層次較高。

麥:學校在《關于完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實施辦法》中,強調要健全校院兩級質量保障機構,并積極完善“學校、學院、督導三位一體、校院兩級聯動”的督導工作機制。該機制如何運行?

陶前功:我校建立了“學校、學院、督導三位一體、校院兩級聯動”的督導工作機制,并制定實施《教學督導工作管理辦法》。

目前學校有校院二級督導共30人,其中校級教學督導主要通過聽課查課、教學檢查和評估等方式進行督教、督學、督管;而學院層面,主要是由在職或退休優秀教師組成的專兼職教學督導隊伍負責學院内部的教學質量監控。這些二級學院教學督導中不乏國家優秀教師、校級教學名師,他們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對我校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内容、教學手段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教學督導工作管理辦法》中規定,所有督導每周聽課不得少于3學時,巡課不得少于6學時,并将做好的聽課、巡課記錄定期送交教務處,同時,針對督導過程中發現的教學質量問題,他們需提出改進建議。此外,督導在每學期期末需提交教學督導工作總結性報告,針對整個學期内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麥:您提到的“信息反饋系統”是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目的,其中包括“激勵約束”“持續改進”等環節,學校具體是怎麼實施的?

陶前功:教師是教學質量保障的關鍵。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引育并舉、量質兼取”,初步形成了一支規模适度、結構合理、梯度完整、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為本科教學提供了較高的師資保障。

另外,學校出台《湖北經濟學院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與績效激勵辦法》等相關政策,積極完善教師教學激勵與約束機制。制定教學優秀教師職稱晉升“直通車”制度,每兩年評選表彰一批校級教學名師,評選青年教師優秀教學獎和教學奉獻獎,并分别予以獎勵,以激發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做“真學者、好老師”。同時,學校嚴格執行《本科教學事故界定與處理辦法》,将處理結果和考核、績效分配、職稱評審等挂鈎;實行教學質量“一票否決制”等措施。

在持續改進的環節,學校主要從三個方面予以推進。一是目标考核推動質量改進。學校每年對教學單位按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學生教育管理和就業情況等方面實行目标考核,相關職能部門在各學院自我總結評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信息,進行核實和整體評價,推動各學院主動思考和改進教學工作。二是業務培訓助力質量改進。學校成立教師發展中心,負責教師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實施、考評與管理。同時,學校制定并實施《教師專業能力培訓管理辦法》,實行教師聘期繼續教育學習學分制;整合校内外師資培訓資源,實行分類分層培訓。其中對新進教師進行專業基本能力培訓,對全體教師進行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對連續兩個學年在全校專任教師學生評教中位列後10%者、聘期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者,開展專業能力達标培訓。此外,為提高教學質量管理隊伍水平,學校積極組織各級各類教學管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如評估研讨培訓、高教改革動态專題研修、高校教學管理培訓等,實現教學管理人員培訓全覆蓋。三是經費投入保障質量改進。學校每年根據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信息,針對性地調整和增加薄弱環節的經費投入,以專款立項形式資助改進。

麥:學校非常重視提高本科教學工作質量,并與第三方機構合作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在校生成長評價等項目。在您看來,相關項目的數據挖掘與應用對于學校教學工作的改進有哪些價值?

陶前功:從2017年開始,學校與麥可思合作開展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估項目服務,目前已形成2018年和2019年兩年的《應屆畢業生培養質量短期評價報告》《畢業生培養質量中期評價報告》《在校生成長性評價報告》。麥可思報告列明了學校整體、各學院以及各專業在培養目标、教學中心地位、課程資源、第二課堂、學生指導與服務、就業與發展、質量保障等方面翔實的數據,評價結果與學校人才培養情況總體吻合,能夠系統、全面地展示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報告中客觀真實的數據既是我們進行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教學改革與建設的重要支撐數據來源,也是學校進行重大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更是我們找準問題、盯緊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依據之一。

例如,學校各專業在制定2019版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認真關注和了解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報告中畢業生對培養過程的反饋情況,如畢業生能力達成度、對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度評價、主要專業核心課程有效性綜合評價、實習實踐環節改進需求、核心知識培養效果等指标,通過調整學分總量與結構,強化實踐實驗教學,豐富通識課程資源,優化課程體系,實行專業核心課程制度和專業學位課程制度等十大措施,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增強我校“三有三實”(有思想、有能力、有擔當的實踐、實用、實幹人才)人才培養特色。另外,學校在申報2019年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的過程中,相關專業也采用《畢業生評價報告》中畢業生滿意度、社會用人單位評價等相關指标作為申報數據支撐。

麥:學校今後将繼續健全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完善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閉環機制,那麼學校對二級學院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完善有什麼期許?

陶前功:雖然學校構建了校院兩級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設立了教學評估中心,但全校各個學院因各自辦學積澱、學科發展、招生規模、社會關注等方面的差異,導緻學院間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平衡,在提高教學質量上手段不多,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等現象的出現。因此,我們在今後加強二級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過程中,還需針對各學院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平衡情況,加大對學院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及運行效果的考察力度,督促學院重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工作,加強教學各環節的質量監控,進一步提升各學院質量保障的主動性、專業化和精細度。同時也希望進一步加強學院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建設,鼓勵教學質量管理人員“走出去”,例如參加麥可思“高校管理數據應用分析”研讨班,通過專題培訓、輔導、研讨、經驗交流和必要的考核,學習先進方法、新鮮經驗,拓寬質量管理工作視野,強化提升教學管理能力。

麥:據了解,學校目前也正在積極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當前工作的重點是什麼?有哪些方面需要逐步完善和改進?

陶前功: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其核心是要确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标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标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要求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配置、辦學條件配置等都圍繞學生畢業能力達成這一核心任務展開,并強調建立專業持續改進機制保證專業教育質量和專業教育活力。

我校作為一所經管類高校,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才剛剛起步。從目前啟動的情況來看,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引導相關工科專業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标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管理理念;通過制定2019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增加專業認證相關要求;定期外派教師到大型企業脫産學習、進修,培養教師的工程應用能力和現場應變能力,通過制度驅動,建立“雙師型”隊伍,這對于學生工程素質和能力培養尤為關鍵;加強質量監控,量化評價結果,使得教學質量在持續改進中穩步提升。

與此同時,在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參與工程教育認證的工科專業與其他高校的同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趨同、實踐教育體系創新機制不健全、實踐教學的投入不夠,特别是企業實踐不夠、人才培養評價系統不科學,重結果、輕過程等,這些都需要在後續的工作中逐步改進和完善。

除了工程專業認證外,陶前功處長還談到學校在專業集群、校政行企協同推動專業内涵發展等方面的探索和推進,目前學校已确立了“鞏固優勢專業,打造特色專業,發展新興專業,建設優勢特色專業集群”的專業建設思路,并且積極推進各二級院系參與學校專業建設質量提升工作。

教育部對高校教學質量排名(為提高教學質量這所高校頻出高招)1

教育部對高校教學質量排名(為提高教學質量這所高校頻出高招)2

聲明:轉載請注明“麥可思研究”。聯系編輯部可電話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麥可思 張靜

責任編輯 | 麥可思 張靜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