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處暑應該怎麼吃
處暑應該怎麼吃
更新时间:2025-11-17 11:24:00

處暑應該怎麼吃?吃酸不吃辣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因此,這個時節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别是生姜這些食物屬于熱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尤其是處暑過後,天氣開始幹燥,會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處暑應該怎麼吃?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處暑應該怎麼吃(處暑的飲食習慣)1

處暑應該怎麼吃

吃酸不吃辣。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因此,這個時節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别是生姜。這些食物屬于熱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尤其是處暑過後,天氣開始幹燥,會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

吃“果”不吃“瓜”。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

少食辛辣多清淡。處暑時節,由于氣候漸幹燥,很多人會感到早晨起床時嗓子發幹,皮膚幹燥,即使飲用一大杯水,也難以解渴。這種現象就是常說的“秋燥”,而這個時候,應該少吃點辛辣的食物,多吃一點清淡食物。

吃熱不吃涼。天氣是變化多端的,也許上中午還是高溫天氣,下午晚上便是寒冷無比。所以在處暑這個節氣之中,不僅要注意好保暖,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好,切忌不要吃太多冷涼的食物。因為秋季逐步來臨,很容易在這個時候患上一些常見的疾病,所以在飲食上,最好能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對身體很有好處。

适量攝入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的生命基礎,因此不管是夏季還是秋季,都應該保證優質蛋白的充分攝取。比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因此适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質可提高免疫力。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皮蛋瘦肉粥的簡單做法是怎樣的
皮蛋瘦肉粥的簡單做法是怎樣的
一日三餐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同時也是我們身體獲取營養的最直接的方法,為了保證我們身體營養的均衡,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尤其是早餐我們一定要保證它的高品質,皮蛋瘦肉粥就是早餐最好的選擇,而且它的營養價值也是比較的豐富,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皮蛋瘦肉粥的簡單做法是怎樣的。營養價值粳米:粳...
2025-11-17
萎縮性胃炎吃什麼食物好?這幾種食物别放過
萎縮性胃炎吃什麼食物好?這幾種食物别放過
如果确診患上萎縮性胃炎的話,那麼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很多不能吃的東西一定要忌口,而一些對這種疾病有好處的食物要多吃,比如香蕉、酸奶以及山藥等等。1、香蕉香蕉果肉的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比較容易消化,香蕉中含有促進腸胃蠕動的物質,對胃有保護作用,還能防止我們便秘,增強抵抗能力,香蕉中存在很高的免疫...
2025-11-17
芥末湯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芥末湯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我們在生活中飲用的湯類是比較多的,有海帶湯、紫菜湯以及番茄雞蛋湯等,但是芥末湯倒是第一次聽過。芥末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它是否會像芥末一樣帶來濃重的刺激性,大家不妨來了解一下它的做法就知道了。下面是一篇關于芥末湯的制作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學習。芥末微苦,辛辣芳香,對口舌有強烈刺激,味道十分獨...
2025-11-17
泰式傳統冬瓜雞爪湯的正确做法是什麼?
泰式傳統冬瓜雞爪湯的正确做法是什麼?
對于吃,相信大家有不同的吃法,對于美食,相信大家有不同的理解,對于營養,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對它的看法。對于雞湯相信大家也了解了許多雞湯的做法,但是對于近來盛行的泰式傳統冬瓜雞爪湯大家或許聽說過,那麼對于它的正确做法大家又真正的清楚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1.趾甲去幹淨的雞爪,冬瓜,筍(也可以放泰式...
2025-11-17
食用小米的注意事項-小米的功效與作用
食用小米的注意事項-小米的功效與作用
中國北方許多婦女在生育後,都有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的傳統。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許多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米中的維生素B1可達大米的幾倍;小米中的無機鹽含量也高于大米。食用小米的注意事項-小米的功效與作用食用小米的注意事項1:小米...
2025-11-1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