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雪的節氣民俗
大雪的節氣民俗
更新时间:2025-07-05 20:28:22

大雪的節氣民俗?大雪是立冬後第三個節氣,标志着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氣溫會逐漸降低,甚至降到零度以下,因而大雪節氣一到,寒氣襲人大雪紛飛的時節到了,讓我們走進曆史,看一看有哪些應時的古老民俗吧,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雪的節氣民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雪的節氣民俗(大雪節氣的古老民俗)1

大雪的節氣民俗

大雪是立冬後第三個節氣,标志着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氣溫會逐漸降低,甚至降到零度以下,因而大雪節氣一到,寒氣襲人。大雪紛飛的時節到了,讓我們走進曆史,看一看有哪些應時的古老民俗吧。

在古代,将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鹖鴠亦稱鹖旦,即寒号鳥,意思是寒号鳥也不再鳴叫了。還由于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開始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了。

賞玩雪景。大雪時節,人們在冰天雪地裡賞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曰:“禁中賞雪,多禦明遠樓,後苑進大小雪獅兒,并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并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這段生動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内王室貴戚在大雪天氣裡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後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瓊樓玉宇,高瞻遠眺,饒有趣味。

觀賞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凍住了,人們就盡情地滑冰嬉戲,當然也在岸上欣賞封河風光。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後,冬天經常在北海漪瀾堂觀賞冰戲。乾隆帝亦有《禦制太液池冰嬉詩集》《禦制冰嬉賦》等與冰戲有關的作品。

夜作。大雪節氣白天短,夜間長,古時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開夜工,俗稱“夜作”。手工的紡織業、刺繡業、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餐,因而有了“夜做飯”“夜宵”。為了适應這種需求,各種小吃攤也紛紛開設夜市,直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很興隆。

大雪腌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過年,先肥屋檐”說的就是大雪節氣的風俗,即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忙着腌制“鹹貨”,無論是家禽,還是魚肉,人們用傳統方法加工成香氣襲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來的新年。大雪腌肉的習俗由來已久,這和鞭炮的來曆一樣,跟年有關。“年”是長着尖角的兇猛怪獸,每到除夕,都會出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将肉食品腌制存放,新鮮蔬菜則用風幹的辦法保存起來。

大雪進補。“冬天進補,開春打虎。”自古就有大雪進補的習俗,這樣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現象得到改善。

大雪節氣裡,人們延續着古老的民俗,使嚴寒的冬天有了豐富的趣味和色彩。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小寒節氣民俗
小寒節氣民俗
小寒節氣民俗?吃臘八粥小寒節氣中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粥用多種食材制作而成,這些食材大多都有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小寒之後不久的臘八節也是要喝臘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
2025-07-05
聰明節是哪個傳統節日的别稱
聰明節是哪個傳統節日的别稱
聰明節是哪個傳統節日的别稱?“聰明節”是清明節的别稱,因為“清明”和“聰明”屬于諧音,所以清明節也叫“聰明節”因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可以讓我們更加聰明的去孝敬老人,長輩,每一次的掃墓都能讓人刻骨銘心,古人把清明節稱為“聰明節”,是希望通過這個節...
2025-07-05
三伏中的末伏是哪一天
三伏中的末伏是哪一天
三伏中的末伏是哪一天?俗話說熱在中伏,2021年中伏從7月21日開始,總共20天在這個三伏的40天裡,一般來說,中伏的20天是最熱的時候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濕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蒸籠,我來為大家科普...
2025-07-05
china 這個詞的來曆
china 這個詞的來曆
印度古代人稱中國為“chini”,據說是來自“秦”的音譯,中國從印度引進梵文icon佛經以後,要把佛經譯為漢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譯把chini就翻譯成“支那”。同為印歐語系icon的古羅馬稱中國為Sinoa,後來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
2025-07-05
古代節氣小故事
古代節氣小故事
古代節氣小故事?皮裡陽秋“皮裡陽秋”出自《晉書》:“谯國桓彜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裡陽秋,其言外無臧否,而内有所褒貶也”本作“皮裡春秋”,意思說,雖然嘴上不直說,但是肚子裡自有褒貶《春秋》是儒家五經之一,是孔子根據魯國史書《魯春秋》...
2025-07-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