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一個家庭誕生了一名小成員時,全家都會開心的如同拱寶一樣照顧他。新手父母自然會出現手忙腳亂,力不從心的狀況,每一個養育孩子的過程都對他們來說是個新的嘗試。
婷婷就是一位新手媽媽,每天的生活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可是如果懂得怎麼做對孩子是最好的就相當于事半功倍了。有一天婷婷感覺房子裡的溫度挺高的,就怕孩子會熱就沒給孩子多穿衣服,當婷婷的媽媽進來發現孩子身上衣服單薄并告訴婷婷給孩子加衣服時,婷婷就很困惑了。
那麼新生兒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很多新手父母都搞錯了,這事可不能大意。
- 剛出生的嬰兒會比成年人對冷熱的感官更敏感。他們身體的溫度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不容易适應過高或者過低的溫度。因此在大人感覺冷時,嬰兒感受到的冷的強度會更大些。同樣,當大人感受到熱時,其實嬰兒比大人更熱。因此婷婷的媽媽讓婷婷給孩子加衣服是不正确的。
- 另一個問題就是,室内的溫度應保持在25~28攝氏度之間。雖然室内溫度低了是可以給孩子多穿些衣服,但是這會影響到寶寶的舒适度。嬰兒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是冷是熱,是舒服還是難受。因此就需要父母時刻關注着,父母的這些無微不至的照顧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 就像婷婷的媽媽就算室内溫度高也覺得孩子冷,很多長輩的觀念中孩子要多穿,一出門就不管是夏天也要穿上棉衣帶上帽子。其實并不如此,孩子本來就對高溫比起大人更會覺得熱,如果這時候不減衣反而讓寶寶多穿,孩子一直處于悶熱狀态就會讓孩子不适,甚至出現脫水,缺氧等症狀。所以,一切觀念是要有依據的情況下才能實行。
- 判斷冷熱的方法就是不僅根據自己的感覺來推測,另一種方法就是父母用自己的手去摸孩子的後頸處,溫度适中那就可以放心。如果已經出汗了,那就是孩子可能太熱了,反之那就是孩子冷了,需要增減衣服,再調節室内溫度。
- 在嬰兒喝奶時體溫會上升,因此媽媽在喂奶時不能給孩子穿太多,并且喂完奶後繼續注意溫度适當加衣物。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生病。最重要的是出門在外需要喂奶時要随身攜帶孩子的衣服。
常會聽說"想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意思就是不要讓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多。但又會聽醫生說孩子剛出生不要受涼。新手父母要記得過于讓孩子受涼或捂熱都是不可取的。要勤給孩子增減衣物。孩子的健康聯系着一家人的安心與否,孩子生病不僅孩子不舒服,父母更是感同身受。父母沒有哪一刻是不擔心着孩子的。那麼為了更有效的養育新生兒,父母就該不斷的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