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别劃分朗讀節奏?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渡荊門送别劃分朗讀節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渡荊門送别劃分朗讀節奏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注釋
- 選自《李太白全集》卷十五(中華書局1977年版)。荊門,即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戰國時是楚國的戰略門戶。
- 從:往。
- 楚國:楚地。這裡指今湖北一帶。
- 大荒:遼遠無際的原野。
- 月下飛天鏡:月亮倒映在水中,猶如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
- 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多變形成的美麗景象。
- 憐:喜愛。
- 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李白從小生活在蜀地,故稱蜀地為故鄉。
内容主旨
這首五言律詩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雲構成的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山河的贊美,表達了對故鄉的依依惜别之情。
譯文
我駕舟遠渡荊門山之外,來到古時楚國之地旅遊。從表達方式看,詩的首聯屬于記叙,交代了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際。長江滔滔奔流,流入廣袤荒原。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運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滿月映入江水、雲霞絢爛多姿的奇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和喜悅感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喜愛這來自故鄉的水,行程萬裡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