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分的由來和民俗
春分的由來和民俗
更新时间:2024-04-28 14:39:39

原标題:【二十四節氣】古人為何特别重視“春分”

春分的由來和民俗(古人為何特别重視)1

春分的由來和民俗(古人為何特别重視)2

春分的由來和民俗(古人為何特别重視)3

春分的由來和民俗(古人為何特别重視)4

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似乎沒有立春那麼熱鬧,但在氣象學上它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與秋分、冬至、夏至一起構成四大節點,從春分起,太陽順次到達黃經0度、90度、180度、270度。“人間最美春分後”,這個時節,草長花開,莺歌燕舞,春光明媚,溫暖宜人……

倪方六

古人如何理解春分

古人對這種天文現象觀察得很仔細,漢代佚書《孝經緯》稱:“鬥指卯,為春分。分者,半也,當(春季)九十日之半也,故謂之分。”這就是“春分”的意思。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得更具體:“陽生于子,終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為陽中,而仲月之節為春分。正陰陽适中,故晝夜無長短雲。”這裡的“鬥指卯為春分”“至卯而中分”是什麼意思?

大概唐朝時,出現了一套新的方位表述系統,傳統的八卦和十二地支、十天幹表述法被打通、合并,從中選定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幹、亥、壬、子、癸、醜、艮、寅共24個字,表示不同的向位,形成一個較以前“四面八方”更為複雜、精确的“二十四山”時空系統。“二十四山”可推向位,當與十二月、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時候,又可斷時序,依據北鬥星“勺柄”的變化而來。鬥柄被設想為指針,指向某字,就是某方向某位置,或某月某節氣。也就是說,北鬥星的“勺柄”指向“卯”時,就是春分節氣,系農曆仲春二月。而将“卯”與“春分”對應當是刻意為之,與春分前後植物生長是吻合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為‘天門’。”同樣的,“秋分”在“二十四山上”相對應的是“酉”字,“酉,就也”,意思莊稼成熟,萬物已入。古時“卯”“酉”二字寫作,字形相似,一開一關,所以在植物生長上春分與秋分形成“出”與“入”的關系;對動物而言,則是“生”與“死”。

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對二十四節氣的解釋更為獨特:“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陰日損而随陽,陽日益而檻,故為暖熱。”對于“春分”的得名,董仲舒認為,“至于中(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元人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說法應源于此,董仲舒所謂“正東”相當于“子”位,是冬至節氣,“正西”則是“午”位,乃夏至節氣,春分正好位于二者中間。

“春分”節候有何不同

春分過後,意味着春天最美的時候到來了。古人找出3種代表性自然現象作為“春分”至下一節氣“清明”這15天的物候特征,謂之“春分三候”。《逸周書·時訓解》稱:“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意思是,春分那天,燕子到來;再過五天,出現打雷聲;再過五天,雨天能出現閃電。

春分物候與秋分物候同樣是對應的。春分時“雷乃發聲”,秋分則“雷始收聲”。如果出現反常現象,古人認為不是好兆頭。

南北朝時,南方曾将黃莺鳴聲作為春分節候現象。據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這種如烏鴉的鳥是一種黑枕黃莺,雞叫之前就會架架格格地叫起來,荊楚地區農夫隻要聽到這種鳥叫,就知道到了耕耘時節,應下田忙活了。

與此同時,古人還從植物開花現象中發現春分與其他節氣的不同,稱為“春分花信”。這個時節,春色二分,蓓蕾孕豔,芳菲醞釀,紅紫胚胎,蘊含着勃勃生機和無限希望。清《廣群芳譜》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稱:“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信應之。”與物候一樣,每五天有一種代表性花卉:“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春分後,海棠花、梨花、木蘭花,次第迎春,競相開放,美不勝收。其中海棠花最受追捧,曆代寫海棠的詩文多,如唐代詩僧齊己的《海棠花》:“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後開。”宋蘇轼的《海棠》:“東風袅袅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古人喜歡在春分節氣前後賞花,魏晉時還流行設“花朝”,俗稱“百花生日”,是中國傳統的“花神節”。晉周處《風土記》稱:“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遊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花朝”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十、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但大多以二月十二為“花朝”。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二月》“花朝”條稱:“十二日傳為花王誕日,曰花朝。幽人韻士,賦詩唱和。”

江南人最講究過花神節,據清顧祿《清嘉錄·二月》“百花生日”條,到了二月十二花朝之期,人們會用五色彩絲或五色彩綢系在花枝上,賞花因此又稱作“賞紅”。清江南人蔡雲在《吳歈百絕》詩集中有詩描寫過蘇州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春分對古人的影響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春分對古人最大的影響在曆法和農業生産上,春分前後龍角星在黃昏時出現(即所謂“登天”“龍擡頭”),是農事全面開始的信号,農諺稱“二月雨水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麥到春分晝夜長”“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以後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得調整,正式進入“春季模式”。漢朝時流行的《易緯·乾鑿度》稱:“方此之時,天地交,萬物通,所以順四時,法天地之道。”意思是說,春分到來後,應适應自然,跟着時序走。過去還有“春分迎日”的風俗:“引寅賓日出,皆謂春分。”

古人特别看重春分,皆由晝夜等長現象而來。在儒道家看來,春分與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為“平衡”的兩個節氣,古人稱為“中”或“和”,漢劉安《淮南子·泛論訓》稱:“天地之氣莫大于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與成,必得和之精。”傳五代鐘離權所撰道家著作《靈寶畢法》亦稱:“是時,陰中陽半,其氣為溫,而時當為春分之節。”

春分時古人最迷信的天體是太陽,故有春分“祭日”的習俗,與秋分“祭月”應對。春分祭日從秦漢至明清都是“國禮”之一,先秦時期的《禮記·郊特牲》稱:“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清《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春分祭日,秋風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民間則有春分“豎雞子”“食湯圓”等習俗,為什麼要吃湯圓呢?說是“粘雀子嘴”,祈莊稼免遭麻雀破壞,實際上雞蛋和湯圓與太陽有相似的形狀,隐含祭日風俗。

春分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春困”,所以古人強調要“心态平和”和“午休”。清《遵生八信箋·二月修養法》稱:“當和其志,平其心,勿極寒,勿太熱,安靜神氣,以法生成。”

春分後雖然莺歌燕舞,草長花香,但氣溫并不太穩定,易出現俗稱的“倒春寒”,有“春分前後怕春霜”一說。因此,古人還有針對性地提出這一時節的修身養性和身體保健方法。《太平禦覽·時序部五》引《齊人月令》稱:“春分不殺生,不吊疾。君子齊戒,衣夾衣,導引,不食生冷。”其中的“衣夾衣”和“導引”意思是,要注意保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