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瑞)高層建築樓房買幾層更安全?8 層到 16 層最有利于逃生?避難層上下層最好?近日,有市民來電咨詢現代快報 96060 熱線,網上這些說法靠譜嗎?記者咨詢消防部門了解到,一般來說,住高層火災風險相對要高,但是否安全還要看小區消防安全配套設施是否完健,物業管理是否到位,業主綜合消防安全素質等等,而最後的保險才是消防救援。
網傳 " 高層住宅買 8 層到 16 層相對安全 "
" 消防車最高噴水可以到幾層?高層買幾樓比較安全?萬一發生火災,是不是樓層越低越容易逃生?" 在買房時,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困惑?
近日,市民趙女士就來電咨詢,稱自己看中一個高層住宅想購買,但是一想到消防安全,又不确定買哪一層合适," 之前在網上看到高層火災視頻,太恐怖了,上網查詢後,發現有人推薦最好購買 8 層到 16 層,這說法靠譜嗎?"
記者在網上查詢後,發現類似的說法還真不少,且解釋的還挺有道理。在其中一篇名為 " 消防員建議買幾樓 " 的網帖上,記者看到,之所以稱 8 層至 16 層相對安全,一方面是樓層相對較高采光較好,私密性也很好;另一方面是消防車雲梯最高可以達到 50 米左右,也就是在 16 層左右,如果發生火災,救援難度不大。此外,還有網友推薦購買避難層上下,這樣一旦發生火災等意外事故,可以直接到避難層逃生,因此也相對安全。
高層住宅消防安全性其實涉及多種因素
" 我本來看中了 26 層的房子,現在一想到消防安全,萬一發生火災難以逃生,吓得又不敢買了。" 趙女士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像趙女士這樣想法的市民還不少,有些還真的是根據網上 " 推薦樓層 " 購買的房子。那麼,上述這些說法靠譜嗎?對此,現代快報記者咨詢消防部門了解到,事實上,一幢高層甚至超高層建築不存在哪一層或者哪幾層最安全。
一般來說,住高層火災風險相對要高,但并不因住在哪一層而決定。這風險首先要看整棟樓的消防安全設施是否完善且能夠正常使用,比如消防栓是否有水,水壓是否正常,用于疏散的樓梯間防火門是否常閉等等;其次,要看小區物業管理是否到位,比如消防安全監控室是否有工作人員 24 小時值班,應急預案是否合理有效等等;再次,也很關鍵的一條,小區業主綜合消防安全素質以及安全意識是否較高,如果業主經常将電動車推進樓道内充電、私拉亂接電線、樓道内堆放雜物等等,這無疑都會增加樓内火災風險,一旦發生火災,不但自家受損還會殃及鄰居,甚至引發嚴重後果。
此外,還比如小區内消防設施因年久失修需要維護,業主是否願意簽字動用維修基金維修保養等,這些都決定了小區火災風險的高低。而最後一步,就是消防救援。如果發生火災,懂得及時撥打 119 報警電話、準确說出火災位置,這些都能為消防救援争取足夠的時間。
其實高層建築有個避難層
如今高層建築越來越多,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殃及上下樓層住戶,而盲目逃生更有可能引發傷亡事故。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市民可能還不清楚,高層建築裡其實是有避難層的。
避難層是高層建築中用作消防避難的樓層,一般建築高度超過 100m 的高層建築,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疏散避難的樓層。避難層相當于一個火災無法侵入的獨立 " 防火空間 "。錯層樓梯設計是為了避免火災中的 " 煙囪效應 ",防止煙霧直接通過樓梯進入避難層。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高層建築避難層包括敞開式避難層、半敞開式避難層以及封閉式避難層三種。對于避難層而言,是不能住人、不能辦公的,且不能改變其用途。除此之外,還必須要配備消火栓、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噴淋滅火裝置、獨立的排煙裝置和應急燈等,且應急燈的亮燈時間不得低于 1 小時。
火災發生時,對于那些由于疏散路線遠或疏散通道被煙火封堵或因傷殘、體弱無法及時疏散到室外的人員,避難層是最佳的躲避煙、火侵襲暫時保證安全的場所。因此,住在高層的市民最好提前了解樓内的避難層所在位置,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預防火災,家中這些消防設施最好常備
消防部門表示,其實不隻是高層住宅,市民日常居家生活,消防安全隐患一定要注意,最好在家中配備滅火器。對此,現代快報記者随機詢問了二十多位市民發現,家中配備滅火器的僅有兩名。" 家裡老人年紀大了,經常鍋還燒着人就出去了,太危險了。" 市民鐘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母親就因為記性差,燒壞了 10 口鍋。" 有一次,我還沒進家門,就聞到飄出來糊味,一開門屋裡全是煙,吓得夠嗆。" 為此他不但在母親家裡配備了滅火器,還專門購買了煙感裝置,就怕發生火災。
對此,消防部門提醒廣大市民,應對日常火災事故,家中可以常備一些消防安全設施,像手電筒、滅火器、滅火毯、防煙面罩等。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其實很多火災亡人事故,真正緻命的并不是大火,而是濃煙。因此,滅火器和防煙面罩建議都配備。此外,針對獨居老人,最好安裝煙感裝置,老人由于年紀大記性差,燒飯燒水很容易忘記,而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煙感可以快速反應進行提醒,預防火勢進一步擴大。其他還比如像救援繩等,中低層居民家發生火災後,可以利用救援繩快速逃生。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市民在購買滅火器後,一定要注意觀察使用時間,及時進行更新。此外,消防部門還提醒,每起火災由于情況不同,逃生方式也大相徑庭。因此,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積累消防安全常識,積極參加各類消防救援逃生演練,面對火災事故盡可能做到臨危不亂,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有時最好的自救不是逃生,而是待在家中等待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