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情感
/
感人文物故事
感人文物故事
更新时间:2024-05-16 11:04:47

來源:上博 

  在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幾則文物中的愛情故事。

  願普天下有情人琴瑟和鳴,莫不靜好。

  願在這個特别的日子,我們與愛和勇氣同行,共待春暖花開時。

  子仲姜盤

  春秋早期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

  “佳六月初吉 辛亥大師作 為子仲姜沫 盤孔碩且好 用祈眉壽 子子孫孫永用為寶”

  子仲姜盤是晉國大師為夫人仲姜所做的盥洗用盤,銘文形容此盤又大又好,用以祈壽,子子孫孫要好好保管。盤是盛水器,商周時期宴飨時要舉行沃盥之禮,即淨手之禮,以盤承接棄水。戰國以後沃盥之禮漸廢,盤的功用演化為兼作盛水,遂稱之為洗。

  當仲姜使用這件青銅盤淨手時,盤上的每個圓雕動物會随着水的注入作平面360度旋轉,魚禽如遊弋其間,是前所未有的絕妙創造,克服了合範澆鑄時活動件粘連的技術難題,也令人在千百年後感受到晉國大師對夫人的缱绻愛意。

  吳王夫差盉

  春秋晚期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2

  銘文:敔(吳)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

  盉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用以溫酒或調和酒水濃淡的器具。多為圓口,腹部較大,三足或四足。從夏代晚期一直行用至戰國。吳王夫差盉上的銘文大意為吳王夫差用諸侯獻給他的青銅為一位女子鑄器。青銅器銘文中女子理當著姓,如孟姜、井姬之稱,此單稱“女子”不著姓,可知其人非貴族出身,原本無姓。夫差身邊最為著名的“女子”當屬西施,但并無更多證據能夠證明這件青銅盉的歸屬。

  吳王夫差盉的提梁為镂空的龍形,龍身由無數相互糾纏的小龍組成,小龍身上也一絲不苟地飾有發絲般纖細的花紋,其精美細密,堪稱鬼斧神工。上飾蟠龍棱脊,中間一段未設脊,便于提攜。龍梁一側的腹部是一短而曲折的龍頭流,龍有上翹的龍尾,龍尾一側的器腹部飾有同于龍脊梁飾的透雕蟠龍。

  四靈玉勝

  東漢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3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4

  這件上海博物館藏的東漢玉器名為四靈玉勝。在這件玉器中,象征着五行和方位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分布在左右上下,而象征了西王母頭飾的、類似糖果形狀的“勝”則分布在兩端。

  其實,早期的西王母并非蟠桃會上的“王母娘娘”,據《山海經》記載,西王母“豹尾虎齒,蓬發戴勝”,但這恐怕隻是古人對西王母形象的一種誇大。據西晉“汲冢竹書”中的《穆天子傳》記載,西王母也曾擁有一段浪漫的愛情,但她的欽慕的對象絕非後世的“玉皇大帝”,也并非東漢前後才出現的所謂“東王公”,而是此書的主角周穆王。

  周穆王遊行天下,西行路過昆侖山,曾與西王母在瑤台之上飲宴。席間,西王母作詩:“白雲在天,山陵自由,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将子無死,尚能重來。”表達對周穆王的依依惜别之情,希望他能與他再次相會。而穆天子則立刻回詩“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此及三年,将複而野。”真摯地應允三年之後必定回到西王母身邊。西王母聽後又激動地表達“…嘉命不遷…”但願周穆王信守諾言。其後周穆王又在西王母身邊停留月餘,才依依不舍地與西王母道别離去。又據《竹書紀年》記載,周穆王離去不久後,西王母便主動遠赴千裡與他相會,“同年,西王母來見,賓于昭宮。”可見二人情真意切。

  此件玉勝兩柱側面尚刻有“長宜子孫,延壽萬年”篆書款,值此佳節仿佛亦是祝天下有情人,海枯石爛、兩情永不渝,瓜瓞延綿、子孫長昌盛。

  櫻桃黃鹂圖頁

  南宋 佚名

  絹本 設色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5

  本頁作者不詳,題者系南宋甯宗楊皇後。楊皇後(1162-1233),會稽(今浙江紹興)人。頗懂詩詞,亦有書法墨迹傳世。該頁曾于上海解放前夕由吳湖帆所得,畫面意境在吳氏《黃鹂繞碧樹》詞題詠一一呈現:“春色迎人媚,珠簾玉苑,唱随朝暮。小印拈紅,映修眉黛碧,染香纨素。并肩笑語,指櫻顆、宮砂柔緒。回倚檻、聽啭黃鹂又喜,和鳴聲煦。此日楊家秀吐。盡歡娛、浣花無慮。且閒賦、試坤甯睿筆,清閟芳土。謾使鳳城麝霭,便灑得韶光住。憑将麗景裁奁,翠華凝樹。”

  因吳湖帆極珍視此圖頁,故以家藏古籍善本易得,并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邀與之交往甚密的海上女畫家周錬霞,與自己及夫人顧抱真(續弦),共賞雅集,歡度新春。

  行書南還詩冊(附馬守真水仙圖頁)

  明 王穉登

  紙本 水墨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6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7

  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江蘇蘇州人(先世江陰人,後移居吳門)。據《明史》載,他少有奇才,4歲時能作對聯,6歲善寫擘窠大字,10歲能作詩,名氣日盛。後他曾拜師文徵明門下,與衆多文人名士交遊,在文氏死後主掌文壇三十餘年。他與金陵名妓馬守真(1548-1604)的交往更是頗具傳奇色彩。馬守真工詩善畫,小楷潇散如柔風細雨。畫則工蘭竹,清靈娟美,一如其人。當時江南文人以識其人得其畫為雅樂。馬守真與王穉登交往尤密,意欲歸之而終未如願。兩人常常互題共繪,馬守真的繪畫作品不少都有王穉登的題詩。萬曆三十二年(1604),為慶祝王穉登七十大壽,已不再年輕的馬守真仍攜妓樂數十人赴蘇州祝壽,有“吳中啧啧誇盛事”的評價。此後不久,馬守真返回金陵便一病不起,數月後去世。王穉登為其作《馬姬傳》,挽詩十二首。

  因為王穉登與馬守真的愛情故事,近代畫家吳湖帆(1894-1968)将同時得于廣東不同藏家的兩人畫作及詩作合裝為一冊。在馬守真畫頁上,吳湖帆題寫道:“王氏詩冊為粵東伍侶荃舊藏,此畫為吳荷屋物,餘同時所得,皆粵物,故合裝之。”

  芙蓉鴛鴦圖軸

  清 李因

  紙本 墨筆

  向上滑動閱覽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8

  李因(1610—1685),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會稽(今紹興)人,一作錢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女詩人、畫家。善畫花鳥,取法陳淳,多用水墨。亦工蘆雁,為時人所重。李因為海甯進士葛徵奇(?-1645)之妾,與夫君皆善繪事,尤擅花鳥題材。此作所繪鴛鴦便表現了閨閣情懷。池畔一隅,一對鴛鴦相伴而遊,似乎還彼此細細低語。而芙蓉花一枝俯垂,一枝上揚,俯仰之間各得其韻。

  清順治二年(1645),其夫葛徵奇抗清殉難後,李因茕然獨處四十年,以筆墨勉強自給,但不再畫雙栖之鳥,以示孤獨。另值得一提的是,本件圖軸也曾是畫家吳湖帆(1894-1968)與潘靜淑(1893-1939)伉俪的舊藏。潘靜淑尤喜收藏曆史上閨閣畫家之作,時時臨寫。

  羅聘、方婉儀、吳湖帆、潘靜淑 梅花合作圖卷

  紙本 設色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9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江蘇甘泉 (今揚州) 人,“揚州八怪”之一。為金農入室弟子,工詩善畫,人物、佛像、山水、花卉,無不臻妙。其妻方婉儀(1732-1779)善繪梅竹蘭花,畫有出塵之緻。子允紹、允缵,亦善于畫梅,因此有“羅家梅派”之稱。羅聘在跋中提到此作完成後,由其妻方婉儀用牽牛花汁逐個點染花瓣,使花枝立顯鮮麗之色。

  1936年,近代畫家吳湖帆(1894-1968)得到了此羅聘夫婦合作的《梅花圖》卷,亦與妻子潘靜淑(1893-1939)合作一卷裝裱在後。圖中吳湖帆畫梅枝及明月,潘靜淑畫梅花,疏枝橫斜,綠蕊香浮,疏朗的格局和淡雅的賦色與前段枝繁花密的水墨梅花相映成趣。

  兩代畫家伉俪,同寫梅花,各有風格。隔着時空的距離在一卷之上,互相輝映,堪稱佳話。

  “蘭生而芳”石章

  明 梁袠 青田石

  &

  “口銜明月噴芙蓉”牙章

  明 韓約素 象牙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0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1

  “梁家小婦最知音,方寸蟲魚竭巧心。他日封侯祝夫婿,不須鬥大羨黃金。”(清·吳骞《論印絕句》)詩句中所指的是晚明篆刻家伉俪梁袠和韓約素。

  作為晚明印壇的代表人物之一,梁袠在強調師法秦漢宋元的同時,從刀法、篆刻各方面融入個性的創變。而女印家韓約素的創作風格則婉麗隽秀,從“口銜明月噴芙蓉”牙章和“蘭生而芳”石章中,可以欣賞到兩人創作的不同風采。

  有趣的是,韓約素還自憐腕弱,不喜歡刻大章,有求之者,怒而卻之,并曰:“百八珠尚嫌壓腕,兒家讵勝此耶無已,有家公在。”真是:“腕弱難勝巨石镌,梁家約素說當年。回文小篆經纖指,粉影脂香絕可憐。”(清·倪印元《論印絕句》)傳為印林佳話。

  景德鎮窯青花五彩西廂記故事人物圖觚

  明末清初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2

  這是一件上海博物館藏的青花五彩瓷觚,制作年代大緻在明末清初。觚是一種腰部收束而口沿、底部呈喇叭狀延展的器物,其造型來源于商周青銅酒器,南宋複古潮流興起後主要用作花器。此觚下部裝飾了各種花卉,而上部則描繪了《西廂記》故事。《西廂記》是王實甫創作于元代的雜劇,叙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花觚中描繪的情節出自《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此時,張生即将赴京趕考,莺莺前去送别。畫面前部,張生的童仆已牽馬挑擔,在雁陣下等候出發;畫面中部,張生與莺莺仍執手相對,不忍離别;畫面後部,莺莺的仕女紅娘與車駕馬夫,在紅楓樹下陪伴。一對主角之旁,有工整隸書寫下的劇中曲《端正好》、《滾繡球》(局部)兩首:“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骢難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更是烘托出了二人離别時的萬般愁緒與不舍之情。好在張生在京高中狀元,終與莺莺完婚。

  在此,上海博物館以《西廂記》故事人物圖作喻,借書中吉言:“永老無别離,萬古常完聚,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透雕鷹熊犀角合卺杯

  清代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3

  這件合卺杯乃上海博物館藏,材質是犀角。合卺(jǐn)是古代婚禮上的一種禮儀,始于周代,通俗來說,就是新娘新郎共飲交杯酒。

  合卺杯是什麼樣的呢?東漢鄭玄、阮谌合著的《三禮圖》中載:“合卺,破匏為之,以線連柄端,其制一同匏爵。”可見早期的合卺杯應是一剖為二的葫蘆瓢,夫妻端起後各飲一端。到了明代,胡應麟的《甲乙剩言》中說合卺玉杯:“形制奇特,以兩杯對峙,中通一道,使酒相過。兩杯之間承以威鳳,鳳立于蹲獸之上。”有趣的是,從東周(如包山楚墓漆合卺杯、滿城漢墓青銅合卺杯等)直到清代(如此件犀角合卺杯),主流的合卺杯形制皆是如此,即兩個圓柱形杯子相聯,裝飾以姿态威武雄武的鳳鳥(或曰鷹)踩在一獸之上。

  至于合卺杯的寓意,除了“威鳳”兩翅與雙杯相聯有比翼雙飛之意,則如清代張夢元的《原起彙抄》中所載:“用卺有二義:匏苦不可食,用之以飲,喻夫婦當同辛苦也;匏,八音之一,笙竽用之,喻音韻調和,即如琴瑟之好合也。”

  上海博物館以此合卺杯,祝有情人早日喜結連理,并祝婚後生活苦盡甘來、琴瑟和諧。

  毛南族竹編鬥笠

  現代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4

  毛南族主要聚居于廣西環江縣,山地環境盛産竹子。毛南人普遍擅長用竹子編織各種竹帽、涼席,工藝精湛,經久耐用,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中最著名的是花竹帽編織技藝,已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花竹帽,毛南語叫“頂卡花”(即在帽底編織花紋的意思),用當地的金竹、黑竹破成竹篾,精心編織而成,是毛南族傳統竹帽。花竹帽是作為毛南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的傳統由來已久,青年男子以花竹帽贈與中意的女子,女子若接受,則表示二人已定情。在毛南族婚俗中,花竹帽是女子出嫁必不可少的首選嫁妝。它是毛南人榮譽和美好幸福的象征,也是勤勞和愛情的激勵。

感人文物故事(你不得不知道的文物故事-名者說)15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怎麼向男朋友撒嬌的句子
怎麼向男朋友撒嬌的句子
1.套路是我學的但撩你我是真心的2.我建議你趕緊喜歡我一下畢竟天這麼冷我這麼暖3.我偏偏無理取鬧除非先生抱抱4.你的嘴唇很好看适合說愛我也适合親我5.别人再好也是别人的但我不一樣我是你的6.身無長物唯有可愛還能稱出八兩給你剩下我自己留一點吧...
2024-05-16
開心笑話幽默故事
開心笑話幽默故事
1、我和閨蜜去醫院,檢查發現我已懷孕兩個月。我想給老公報喜,手機卻沒電了,隻好借閨蜜的手機。給他發了條短信:我懷孕了。發送成功後,我才想起沒有署名,剛想重發老公已回了條:親愛的,真的嗎?你現在在哪?我去接你!2、2、夫妻圈裡最近都在說藏錢的...
2024-05-16
分手後放不下ta什麼感覺
分手後放不下ta什麼感覺
分手後放不下ta什麼感覺?相信每一對正在熱戀中的男女都幻想着和自己的伴侶白頭到老,但現實卻是,感情并不如我們想象般一帆風順回顧我們的感情經曆,和初戀能夠結婚的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是在經曆了3-4個男/女朋友之後才真正走入了婚姻也許大家都會遇...
2024-05-16
男人為什麼喜歡黑色絲襪呢
男人為什麼喜歡黑色絲襪呢
絕大多數男人都喜歡女生穿絲襪,在男人眼中,絲襪永遠風騷而又神秘,聽說這是男人的絲襪情節。那麼,男人究竟為什麼這麼迷戀絲襪呢?因為絲襪是美腿的調味品,穿上絲襪女生的腿會變得細緻光滑,不可否認,我們的腿總會有汗毛,疤痕或者痣之類的,而這些都會影...
2024-05-16
閨蜜小聚的朋友圈說說
閨蜜小聚的朋友圈說說
閨蜜小聚的朋友圈說說?周六和閨蜜聚餐,必不可少的老母雞,花膠,羊肚菌美容養生湯,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閨蜜小聚的朋友圈說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閨蜜小聚的朋友圈說說周六和閨蜜聚餐,必不可少的老母雞,花膠,羊肚菌美容養生湯。晚上和閨蜜...
2024-05-16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