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訓練速記能力,什麼最枯燥,你一定會說是盯黃卡、色卡、曼陀羅卡,沒有之一。可是有的同學說了,我們訓練速記不用盯這些啊,就是練習聯想、想象、編碼、定樁,甚至記憶宮殿。
說得沒錯,有些機構确實不用訓練盯黃卡、色卡和曼陀羅卡。
這是由于訓練體系的不同。
凡是訓練盯黃卡、色卡、曼陀羅卡的機構大多是準備開發一下孩子腦呈象潛能的,也就是為一般人所說的照相記憶做準備。
凡是沒有訓練盯黃卡、色卡、曼陀羅卡的機構,一般是針對大孩子(12歲以上)、甚至是成人的。
那訓練盯黃卡(以下用黃卡代替黃卡、色卡、曼陀羅卡表述)與不訓練到底有什麼區别呢?
剛才上面說過盯黃卡可以開發孩子腦呈象潛能,這個能力的具體表現是
閉眼後,腦内成像有沒有色彩。
絕大多數人(12歲以後),由于在能力敏感期沒有得到合适的訓練,會喪失閉眼在腦内成像帶有色彩的能力。這個不用争論哈,直接測試就行,一張黃卡,眼睛盯1分鐘,閉上眼睛或者看白牆,你看下你能看到什麼情況。
一般有兩個指标,顔色和圖形大小。最好的情況是原色原圖;其次是補色(原色以外你看到的顔色都可以理解成補色),原圖;然後是補色非原圖,最後差的結果是什麼也看不見。
當然,你也不要恐慌,什麼也看不見不是代表你的記憶就一定不好,隻是說你想用腦呈象,快速成像的能力沒有了。
另外,不是所有看到補色的孩子經過練習後都能看到原色原圖,這個跟遺傳有關系。
1.閉眼後,腦内成像清晰度。
腦呈象訓練從基礎的成像開始,分辨率可能不高,達不到日常看到的清晰度,一般經過訓練大概率會提高,也會有一個晉級,720P(高清)、1080i 、1080P(全高清)、2K、4K。
2.當然,清晰度還取決于,你日常觀察力程度,和大腦的快速攝取圖像能力。
今天不做探讨。
3.閉眼後,腦内成像個數。
其實準備的來說,你大腦能呈現多少個事物,以及事物的大小,複雜程度。一般開始訓練按同一大小的蘋果(或者你熟悉,你喜歡的其他水果)來訓練會比較容易衡量。
4.閉眼後,腦内成像準确性。
大腦并不是一部攝像機,會一直準确無誤地記錄或者呈現,大腦更像是導演,除了能客觀地按劇本呈現内容,也會夾帶很多自己的私貨,所以,你的記憶有相當一部分是被剪輯過合理化過的内容,這就需要你在開始識别的時候做到準确,編碼的時候做到準确,存儲準确和提取準确。詳細内容可以打開下面傳送門,點擊鍊接直接詳細了解什麼是記憶。
想快速記憶?不懂記憶是什麼怎麼快的起來?
5.閉眼後,腦内成像連續性。
你的腦呈象是隻能呈現固定的圖像,還是能動起來的片段,還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故事,它需要你去探索。
據說學霸都能記憶下所有課本内容,會細節到每一頁沒一行。
6.閉眼後,腦内成像持續性。
腦呈象維持的時間長短,決定你的腦力應用水平。
7.閉眼後,腦内成像穩定性。
腦呈象的穩定性,不用說,不穩定的能力就不是個能力。
8.閉眼後,腦内成像是否系統的自動化運作。
這個需要專業訓練。
事實上,除了學霸都擁有超強的腦呈象能力以外,一些職業也有,比如導演、作家、畫家、機械師、設計師、甚至數學家(純邏輯的職業)等等。
總結優秀的的大多數人都擁有強大的腦呈象能力,反過來,你的腦呈象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優秀程度。
不幸的是由于遺傳、訓練方法、自律、親子關系等問題,很多人并不能堅持訓練盯色卡,會認為太枯燥了,沒有樂趣,有沒有更快的方式?
有嗎?
有,換個孩子,或者下輩子換個家庭出生也許會更快一點。
我們發現沒,即使是首富或者總統的孩子也是需要學習的,不然也不會有任何成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誰都可以建成羅馬,枯燥訓練本身就是一種篩選,你如何看待枯燥訓練本身也是一種修煉。
對于必須接受的事實,不要抵抗,不要心存幻想,不如好好享受,即使被落井下石,石頭也許會成為你走出困境的墊腳石。
#家庭教育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