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職場
/
機械工程師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機械工程師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更新时间:2025-07-29 04:44:05

機械工程師可以從事什麼工作(一個機械工程師的轉行經曆)1

自我介紹一下,2011年畢業,專業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畢業後在某大型民企做制造工程師。家裡人都是幹機械出身的,算是一個技術崇拜的新兵。在機械行業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隻是把這三年的思考經曆整理寫出來,算是對自己的總結并且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

大學時候特别喜歡創新,無創新不機械的感覺。覺得算齒輪比,經驗公式都不夠新奇,覺得機械就是應該巧妙簡潔。在市級還有一些校級的機構或者機械大賽都有名次。像電影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裡說的,我也認為機械就是代替人的東西。在可以完成要求的前提下,足夠的簡潔,這樣好做,好用,好維護,何樂而不為。那些組裝的多功能東西,越是關節點多,越是不結實,你看瑞士軍刀雖然多功能,但是每一個工具都是單獨的一個。還有就是國内大家喜歡用可調節的扳手,但是外國更多喜歡用成套的扳手,它的好處在于使緊固件盡量少的變形。

工作是随便找的,真的很随便,簡單到我隻有一個要求,幹技術就ok。

當然工資還是有點要求的,最起碼我希望自己工作了就不會再問父母要錢花。那會沒有很系統的了解到設計啊,工藝,技術支持等區别。就是覺得自己該在車間第一線幹幾年,這些經驗會是以後的财富。一個好的工藝,當他有了經驗後再加上以前的理論可以成長為一個很好的設計。而一個畢業就搞設計的人,設計的東西的可加工性就有待考證了。當時還在論壇裡看到某位前輩的帖子,大概是說技術支持這個職位比較好,因為可以直接接觸自己的産品,然後解決客戶運用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成長是最快的。但是我還是覺得技術就是要一步一步的走。踏踏實實,數十年磨一劍的感覺。

我也有緻命的一個缺點,就是欠缺分享精神,自私。幹了兩年的工藝,首先我把所在的廠裡所有機床的型号,行程,機械原點都整理成表格備查,但是我沒有把它們分享給我的同期同事。後來我又請教單位的老師傅,加工每種材料一般給的轉速和進給是多少,也整理出來并且記下來,也許每次的參數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是有個範圍的參考找理想的東西就容易的多。

剛上班的前半年工作筆記是很重要的,因為那是實踐經驗成倍增長的時期,需要記錄總結的。單位不要求,也該自己記下來。我寫了大半本的工作筆記,大概就是記錄我每天學了什麼,幹了什麼。有從機械手冊上摘抄的東西,也有從一線工人嘴裡問出來的。進步真的很快。

再後來我被細分去做一些夾具和刀具的設計,具體設計等我整理好了再分享中間的那麼一點點經驗,現在隻是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有時間和條件允許下,盡量把自己做的這種單件的東西從頭到尾的跟一遍,和工人聊聊天,問問他們這麼設計會不會不好加工,如果他們做會怎麼設計。對于那些更改的設計,如果不影響功能又減輕重量,那是完完全全需要改進的。而對于影響功能的,也可以和工人探讨我要這樣的效果,你有沒有更好的主意?給工人以尊重,他們懂的遠遠比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多得多,心态歸零。把自己的經驗整理後,最好分享給自己的領導和同期同事,不對的地方請他們幫忙提意見,這點我當初做的太爛了。

對于軟件,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是在标榜我會什麼軟件,pro-e,solid works,cad等等。我能用到多熟練。但是其實,軟件隻是個工具,就比如刻刀,那還得有老師傅的手和技術才能有好的作品。軟件是表達工程師語言的載體,必須會,但是不必太苛求。學習第一款軟件還是得多下工夫,因為它是鍛煉自己的建模思想的軟件,然後就可以發現其他軟件多是操作不習慣的問題,很容易上手。而圖紙中最核心的東西,依舊是怎麼容易加工,怎麼比較輕,怎麼選擇經濟的材料這些問題。軟件的習慣,盡量和自己的企業一緻,花2天時間,從百度和論壇上找方法,把圖紙模闆,材料庫,材料數據導入,盡量用自動化計算質量和體積,表面積這些。标注這些參數,對于後續發黑一類的表面處理很有幫助。

以上是CAD端的軟件,接着需要懂一些CAM和FEA的知識。cam可以輸出我們主流的代碼,在一些複雜形狀和五軸加工的時候省去編程的功夫,而且可以檢驗工序的正确與否 ,避免不必要的事故。fea是工藝不太用到的,至少我工作2年沒用過。就是有限元,不過後來的工作經曆讓我對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輕量化和設計出能給出很大的參考價值。

對于加工,工藝工程師大多都要寫工藝卡。而有些老師傅是很不屑于工程師寫的工藝卡,因為根本用不了啊。。。不是鄙視咱麼,他們自己的方法真的比咱們這些小孩子好得多。所以多去請教,有時候一個順序的改變,就可以剩下後一個工序的時間。加工普遍要留量,留的多了後面還是得切掉,所以留量也是有學問的,如果技術熟練的工人可以少留一點。

之後很久很久,我覺得自己身邊沒有人,一共就那麼百來号人,上班見,下班還見。機械企業普遍也不在市中心,感覺自己都沒有娛樂了。感覺心中的小心髒按奈不住寂寞了,看書,約朋友出來聚會,慢慢的發現兩年後,我幹其他行業的朋友都混的比我滋潤。靠,轉行。而且怕自己猶豫就在萌生轉行到辭職,僅僅用了1個小時。

煩透了每天畫圖的日子,而且覺得自己提高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加速度不夠。後來,今天的我覺得那會隻是長跑過程中的第一個極限一樣,隻可惜我沒頂住,幸運的是我在20多歲的年紀就懂了,至少以後可以不焦躁了。我那會覺得轉金融吧,月薪2萬多,而且我也不笨啊,等我月薪2萬了我可以買好多零件自己做自己喜歡的機械。辭職考研,慘敗,而後直接往金融靠,就是一條走偏的路呀。但是當時的我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我知道自己的資本是機械技術,而且兩年我也很認真的在學習,所以我去了一家做機械軟件的單位,幹技術營銷。

也是在這學習了一些關于fea的東西,它可以在最初設計的時候改良機械,用的是僞密度的方法,把承重在一定值下的網格隐藏。再後來很幸運(至少那會覺得很幸運)有人引薦,我去了私募的公司。幹金融啊,夢寐以求的行業,高大上,有木有! 結果我的薪水也回到了畢業那年,而且還不如那會多呢。生活窘迫,還得從頭開始。繼續學習,學着寫報告,做路演PPT。學着真話不全說,假話包裝了後再說的處事方式。真心話是,累。

到此才意識到,我就是學機械的,我喜歡機械,而且我跑偏的也不遠。所以在此對那些和我當年一樣到第一個極限想轉行的兄弟姐妹說,再等等吧。離開了我們的大專業,我們什麼也不是。未來,我還是會幹我喜歡的機械,我知道金融這碗飯我吃不起,我還是喜歡踏踏實實的不浮誇的生活,偶爾邀三五好友小酌怡情。

僅以此文(雖然亂七八糟的)紀念我無比折騰的這5年畢業時光吧。也歡迎善意的拍磚,當然能給剛畢業的朋友一些參考也十分欣慰。

來源機器人網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産品經理如何管理好團隊(從10大管理看産品經理的日常工作)
産品經理如何管理好團隊(從10大管理看産品經理的日常工作)
  項目經理和産品經理有一定的共性,一方面,項目的産物之一就是産品;另一方面,項目的管理體系與産品管理體系有一定的共通性和重合性。本文作者結合項目10大管理的思路,整理了産品的10大管理,一起來看一下吧。      産品經理這個職業有其特殊性,在學校,沒有專門的專業或課程教授你如何成為一名産品經理,雖然我們給産品經理劃分了初級、中級、高級,但是卻沒有相應的職...
2025-07-29
工作中常用到的Linux命令(工作中常用到的Linux命令)
工作中常用到的Linux命令(工作中常用到的Linux命令)
  來源:公衆号Java3y ,作者 Java3y      一、查看日志   線上出現了問題,登上線上的機器查日志是非常常見的操作了。我第一次登上線上機器查日志的時候,我還隻記得以下的幾個命令(假設現在我們的日志文件叫做service.log):   cat service.logtail -f service.logvim serivice.log(明顯...
2025-07-29
遊戲主播電競選手雙男主文(原耽推文:主播撿到一隻電競大神然後主播就去打職業了)
遊戲主播電競選手雙男主文(原耽推文:主播撿到一隻電競大神然後主播就去打職業了)
  啦啦啦,小女又來啦!!!   親愛的小仙女們,歡迎來到小女的小小天地,小女,一個小甜文愛好者,緻力于看遍好看的小說,把自己看到的好看的推薦給小仙女們,人送外号“人肉排雷機”(其實是自封的)。   喜歡小女這種負責任分享小說,不用等着别人排雷的小仙女可以關注小女呀,每天都有小說看!不用放屁股等踢啦!   ——————☞☜——————      《撿到一隻電...
2025-07-29
江柏萱大決戰(江柏萱重生催淚下線)
江柏萱大決戰(江柏萱重生催淚下線)
     由優酷、阿裡巴巴影業等出品,楊冬執導,指紋編劇,張譯、趙子琪、張昊唯、趙今麥、江柏萱等人主演的刑偵懸疑劇《重生》正在熱播中。其中江柏萱飾演的督察處處長邱冬陽在本周告别觀衆,引得網友不舍,隔空喊話“留下來”。   網劇《重生》中,江柏萱飾演督察處處長邱冬陽一角,負責調查714案件的真相,而作為案件唯一的幸存者秦馳(張譯 飾)則成為了他調查的重點對象。...
2025-07-29
60歲以上的超齡農民工該幹什麼(高齡農民工老黃的轉型之路)
60歲以上的超齡農民工該幹什麼(高齡農民工老黃的轉型之路)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   “修剪的桑枝要賣錢……過了元宵節菌業公司要來收!”2023年1月30日(農曆正月初九),尚在過節走親戚的老黃,計劃着桑園開工的時間。   老黃叫黃久林,1968年生于四川廣安。老黃夫婦長期在雲南昆明建築工地打工,在打工群體中,老黃夫婦算“高齡”了。2022年2月,老黃夫婦主動尋求轉型,在交納5萬元保證金後,在廣安市武勝縣猛山鄉租...
2025-07-2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