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入門調式?最早的調式是中古調式,源于民間音樂,被教會廣泛采用,中古調式一共有七種,分别是伊奧尼亞、多利亞、弗裡幾亞、利底亞、混合利底亞、愛奧尼亞、洛克裡亞調式,其實這其中調式就是對應CDEFGAB每個音作為主音的音階(當然可以移調),但是進入巴洛克時期以後,逐漸就棄用了很多調式,而隻保留了大調和小調兩種調式,大調相當于伊奧尼亞調式,小調相當于愛奧尼亞調式,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樂理入門調式?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樂理入門調式
最早的調式是中古調式,源于民間音樂,被教會廣泛采用,中古調式一共有七種,分别是伊奧尼亞、多利亞、弗裡幾亞、利底亞、混合利底亞、愛奧尼亞、洛克裡亞調式,其實這其中調式就是對應CDEFGAB每個音作為主音的音階(當然可以移調),但是進入巴洛克時期以後,逐漸就棄用了很多調式,而隻保留了大調和小調兩種調式,大調相當于伊奧尼亞調式,小調相當于愛奧尼亞調式。
在學習大調和小調之前呢,先要清楚兩個概念:半音和全音。
半音指在鍵盤上相鄰的兩個鍵:
兩個紅星的關系就是半音,兩個藍點的關系也是半音。
全音指在鍵盤上相隔一個鍵的兩個鍵:
兩個紅星的關系就是全音,兩個藍點的關系也是全音。
大調如何構成呢?它有自己的公式:
大調公式:全全半全全全半。
公式裡說的全就是全音,半就是半音,它告訴了我們大調中每兩個音之間的關系。
如果以C作為第一個音,正好所有的白鍵就構成了公式,所以得到了下面的C大調音階。
(為了方便觀看,全音用太陽、半音用月亮表示)
如果以其它音作為第一個音呢?比如G大調就會産生升降号了:
為什麼這裡是用升号不是用降号呢?因為不僅要滿足公式,而且在大調音階中音名必須是連續的,如果黑鍵用的升降号不對,就會發生音名不連續的現象,例如:
這個音階雖然滿足公式,但是後面的音名沒有連續,說明升降号用錯了。
大調音階中出現的升降号歸納起來就成了大調調号,所以我們看到上面G大調音階要#F,這和G大調調号是一樣的。
接下來看看小調,小調公式:全半全全半全全。
如果以a作為第一個音,正好所有的白鍵就構成了公式,所以得到了下面的a小調音階。
如果以其它音作為第一個音呢?比如e小調就會産生升降号了:
同樣在寫的時候要注意到音名的連續,小調中的升降号歸納起來也就成了小調調号,所以我們看到上面的e小調音階要#f,這和e小調調号是一樣的。
在實際使用中,上面讨論的升降号都會用調号的形式表示出來,所以樂曲中是沒有臨時升降号的,這樣的調叫做自然大調或自然小調,然而還有其他的一些調要用臨時升降号變化而來:
和聲小調:用臨時升降号升高自然小調中第7級音得到的小調,例如a和聲小調:
旋律小調:上行時用臨時升降号升高自然小調的第6級和第7級音,下行是還原第7級和第6級音得到的小調,例如a旋律小調:
在這兩種小調裡的臨時升降号不能歸納為調号,要始終采用臨時記号表示。
(注:大調也有和聲大調和旋律大調,因使用較少,這裡不再贅述。)
大小調之間主要有以下兩種關系:
1. 關系大小調(平行大小調):指調号相同的大小調,比如C大調和a小調,它們在五度循環圈中是在同一個時鐘點上的。
如果比較關系大小調中兩個調的主音(指第1級音),能發現大調總是比小調高小三度,比如C比a高小三度。
2. 同主音大小調:主音相同的大小調,比如C大調和c小調,在五度循環圈中,大調在小調的順時針方向3小時的位置,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号是不同的。
最後我們來看看拿到一首曲子該如何判斷大小調。
先看調号,就能知道它在循環圈中的位置,然後看最後一個結尾音,因為大多數曲子結尾音會使用調式中的主音,例如:
上圖這個曲子沒有調号,在循環圈中12點,以A音結尾,所以是a小調。
(注:小調的曲子根據第6級和第7級的臨時升降号變化情況,還可以進一步區分是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或旋律小調。)
再例如:
上圖這個曲子調号為2個升号,在循環圈中2點,以D音結尾,所以是D大調。
如果曲子是和弦結尾呢?那就看和弦的根音:
上圖這個曲子調号為4個升号,在循環圈中4點,結尾和弦根音為E,所以是E大調。
如果曲子結尾音既不是大調主音也不是小調主音呢?那有可能是以大調第4級、第5級結尾,或者以小調第4級、第5級結尾。
例如:
上圖這個曲子調号為2個降号,在循環圈中10點,但是10點是降B大調和g小調,結尾音都不是主音,所以假設它是降B大調,第4級音就是E,第5級音就是F,假設它是g小調,第4級音就是C,第5級音就是D,所以這裡就能看出來它是以g小調的第4級音C結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