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職場
/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
更新时间:2025-05-03 16:10:35

小編的同行Miya也是個程序媛,最近兩個月,感覺自己好像被上司打入了“冷宮”。

而在這之前,她一直是部門主管比較看重的人,跟Miya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裡,她的能力是最好的。

原本,到了年底,應該給Miya的一個小組長的職位,被别的同事給代替了。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1

想來想去,好像一切都可以回溯到那一天——她跟直屬上司的微信聊天。

這一天是周日,直屬上司發信息過來的時候,Miya正在家,熱火朝天地打遊戲。

“叮”地一聲,消息來了。

上司:我現在在公司加班,昨天你做好的設計稿放在哪裡了?

Miya:在公用電腦桌面的2号文件夾。

上司:這個應該是已經修改好的最終版本吧?

Miya:嗯。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2

然後上司發過來一個“。。。”

Miya也沒多想,反正已經回複完上司的問題了,手裡的遊戲隊友還在催她呢,就沒管,自顧自打遊戲去了。

從那之後,一向對她還不錯的直屬上司就開始漸漸冷淡起來,以至于,把小組長的位置也給了别人。

Miya的被冷落,到底是不是隻因為回複了一個“嗯”我們不得而知,但在職場中,這的确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3

光看上面他們倆的這組對話,上司會不會有一種被小看、被輕視的感覺呢?

很可能有。

其實,Miya完全可以把話說得更有禮貌一點,無非多打幾個字,多說幾句話而已。

不管說什麼,都比回複一個“嗯”要強得多。

職場中,還有幾個很多人經常犯,卻不自知的微信“陋習”,我們來盤點一下,看看你中了沒。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4

一,發了一句“在嗎”之後,不馬上發有用的問題或内容。

很多人給别人發微信的時候,習慣說一句“在嗎”。

這可能是早年間用扣扣的“遺留習慣”吧,因為那會兒,扣扣若是離線狀态,就不能實時聊天了,得等對方再次上線,才能看到留言,進行回複。

但現在,幾乎所有人的微信都是一天25小時高強度在線,哪有什麼在和不在的區别啊,無非就是想回你和不想回你的區别。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5

而快節奏的現代職場——溝通,本就是很占用時間的事情,你要是上來不說正事,東扯西拉一堆沒用的,手機的另一頭,肯定要抓狂了。

所以,當小編每次打開微信,看到有人不停的發“在嗎”“在不在”的時候,真的很想吐槽:

你不說你什麼事,我怎麼知道我在不在?

若是好事,我當然在;

若是借錢,我肯定不在啊。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6

自從“在嗎”在網絡上被吐槽過幾次之後,現在好像發“在嗎”的人變得少了。

就算是發,也隻是一種打招呼,類似于“你好”這種詞,通常直接會跟上真正想說的内容,說明大家的“微信禮儀”意識都有顯著的提升。

如果現在,還有人不停的問在嗎,那可能有這三種目的:

  1. 借錢,
  2. 賣貨,
  3. 求你辦事。

除此之外,小編還真想不到有什麼緣故,能讓人锲而不舍地“在嗎在嗎”了。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7

二,給上司/領導/客戶發語音。

發語音沒問題,尤其是實在不方便打字的時候,偶爾為之,不會有人見怪。

但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把語音當成了最常用的溝通工具,跟平級的同事,關系好的朋友發語音就算了,跟上司、老闆、客戶、領導也都發語音,這就有些不合适了。

如果對方這會兒心情不好,一條60秒的語音,絕對是點燃怒火的最佳助燃劑,沒有之一。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8

點開之後,如果還夾雜着“這個”“那個”“嗯啊”,或者各種噪音,沒聽懂的地方,還得耐心地重新點開語音再聽一遍,就問你崩不崩潰。

連你自己都不願意聽的語音,作為晚輩、學生或者職場裡的下屬,發給級别更高的人,讓他們去忍受語音的不便……

額,該說你是情商低呢,還是情商很低呢?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9

三,跟不熟悉的人發微信電話,甚至視頻。

說實話,像小編這樣比較嚴重的“社恐”患者,光是電話鈴聲一響,我就本能的心跳加速;

要是無預期地看到微信視頻的邀請,那完了,大腦直接一片空白。

其實,不要說職場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誰都不喜歡突如其來的“襲擊”。

哪怕你不借錢、不推銷、不要求随份子,突然的視頻通話邀請,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不小的心理負擔。

so,除了預定好的視頻會議和提前通知的視頻通話,還是輕易不要給别人“驚喜”為好,很容易變成“驚吓”啊。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10

結語

現在的微信,已經并不隻是聊天的工具,很多時候已經深入了我們職場的腹地, 成為每個職場人的“表演舞台”。

你職場圈子裡的每個人,都在通過微信、朋友圈來觀察你。

很多時候,朋友圈是你的名片,而微信聊天的方式和技巧就是你的外表。

不熟悉的人,第一次認識的人……都會通過先翻看對方的朋友圈,再在微信聊幾句,來試着了解對方。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11

很多人會說:

我這人性格就這樣,性格豪爽,說話直率,不喜歡弄那些虛的。

我想說:

【沒禮貌】不是你【有個性】的借口,沒禮貌就是沒禮貌,不要用什麼個性來掩飾。

再有個性的人,也可以做一個有禮貌,有分寸,掌握社交禮儀的人,這二者并不沖突。

領導微信說辛苦了用回複嗎(給領導回微信回複一個)12

尤其是職場中的微信溝通這麼頻繁,這就考驗着每一個職場人的書面表達能力,甚至包括表情包、标點符号等等的運用。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不屑:

不就是微信發個信息嗎,有那麼多講究,累不累人啊,太虛僞了。

小編建議你:

生活中,你當然可以做一個率真的人,做一個不拘小節的人,沒人管得了你;

但既然在工作的場合,最好收起那些所謂的個性。

否則最終,還是給自己找麻煩。

掌握一些社交禮儀,适時佩戴社交面具,也沒什麼不好。

-end-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職場上聰明人怎麼說話(人們常說的會說話到底是什麼)
職場上聰明人怎麼說話(人們常說的會說話到底是什麼)
     會說話,更多情況下是信息的準确傳達。   從甲方到乙方能夠原原本本把信息傳達完畢,把事情交接完畢,沒有曲解别人的意思,也沒有添油加醋的做法,原汁原味的信息傳達和踏踏實實的執行,才是會辦事的核心點。   通常情況下,會說話有着這樣的方法:   1. 采用重要和次要信息層級劃分的方式進行傳達。讀書的時候,班級上對學生的成績會做一個排名,遵行第一名、第二...
2025-05-03
和面機裡面的工作原理(和面機的工作原理)
和面機裡面的工作原理(和面機的工作原理)
     和面機的工作原理:采用獨特的結構,密封性和軸承更換更方便容易。和面過程在真空負壓下拌和,使面粉中的蛋白質在最短時間、最充分的吸收水分,形成最佳的面筋網絡,面團光滑,使面團的韌性和咬勁均達到最佳狀态。面團呈微黃色,煮熟的薄面帶呈半透明狀。   和面機的應用:各班次都必須指定熟悉設備性能的專人使用。開機前檢查電器各部分是否絕緣良好,電機接地是否可靠。嚴...
2025-05-03
女老闆裝醉試探大叔後續(女老闆上門談判要帶走她的男人)
女老闆裝醉試探大叔後續(女老闆上門談判要帶走她的男人)
  覃丹和林凱是大學時就戀愛在一起的,兩人十分恩愛,結婚後,林凱的工作頗有建樹,深受老闆喜歡,做到了公司高管,收入非常高。有了兒子後,林凱要覃丹回家相夫教子。林凱說:“你那起早貪黑幾千塊錢的工資,還不如我給你的零花。”盡管覃丹心裡不情願,但為了林凱和孩子她還是忍痛割愛,辭職了。   覃丹把孩子帶到了四歲的時候,感覺自己已經從一個職業女性完全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2025-05-03
天刀手遊裡哪個職業平民玩家首選(天刀手遊這幾個職業不要碰)
天刀手遊裡哪個職業平民玩家首選(天刀手遊這幾個職業不要碰)
  備受期待的天刀手遊,眼看着就要正式全平台上線了。許多玩家已經預約很久,呼朋喚友等待一起進入遊戲了。作為騰訊這幾年手遊最大牌的遊戲,經曆多輪測試,幾次跳票,終于即将和所有玩家見面。   許多新人玩家前期并沒有參加測試,對職業的選擇大多憑借喜好。但作為一款道具收費遊戲,并擁有一定的操作性,一些看似強力的職業,絕對不是你進遊戲的第一選擇。      那麼作為一...
2025-05-03
理想之城蘇筱入職是哪一集(理想之城蘇筱被開除)
理想之城蘇筱入職是哪一集(理想之城蘇筱被開除)
  由孫俪,趙又廷主演的電視劇《理想之城》已經播出過半。   整部劇看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      女主每天灰頭土臉的狀态真實,職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真實。   當然,最真實的還是劇中出現的各種“靠關系”。   瑪利亞因為嫁了個好丈夫,就能在集團呼風喚雨。   汪炀因為财務大姐的老公是個小官,就對她盡力忍耐。   甚至劉鐵生隻因看了一眼黃禮林和...
2025-05-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