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
更新时间:2025-08-04 17:27:49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一起了解一下清明節的風俗與來曆)1

了解清明節,才能在清明假期更加開心的歡樂。

清明節的來曆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内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源于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于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曆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饑”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複蘇,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曆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一起了解一下清明節的風俗與來曆)2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内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筝。有的風筝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筝的聲音,據說風筝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寒食節----寒食即禁火,隻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于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饑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并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于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并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隐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背着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将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一起了解一下清明節的風俗與來曆)3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清明節的風俗清明節,古時亦稱“植樹節”、“踏春節”、“聰明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清明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産有着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标志,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一起了解一下清明節的風俗與來曆)4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明清以來,有“吃清明團”、“送百蟲”、“水嬉”等風俗。由于清明和“聰明”諧音,故又稱“聰明節”,江南民間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說法。現今,清明有祭祖、掃墓、祭掃烈士墓、植樹、踏青以及吃青團子等風俗。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是什麼(一起了解一下清明節的風俗與來曆)5

[清明節的風俗和來曆]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春分節氣多運動解春困
春分節氣多運動解春困
春分節氣前後,天氣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困倦,這就是春困。春困是不可避免,但影響工作效率,尤其是司機朋友更要注意行車安全,提防春困。緩解春困不能靠睡天氣暖洋洋,人也變得懶洋洋。春困就像傳染病,讓大家忍不住哈欠連天。其實春困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随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冬天,人體為...
2025-08-04
從面相看貴人、富貴、長壽、四海揚名之相
從面相看貴人、富貴、長壽、四海揚名之相
有誰不希望自己一生都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有些人一出世就是含着金鑰匙,有些人要得到富貴榮華是要靠自己努力争取來的,下面看看誰天生就是貴人之相、富豪之相、長壽之相、四海揚名之相?貴人之相出生貧家,年幼時為人奴隸,曆盡艱難險阻,有朝一日風雲際會,成為一國之相或将軍的人;或者是未受過學校教育而淪落社會的低...
2025-08-04
面相學:教你如何看清情場小人的嘴臉
面相學:教你如何看清情場小人的嘴臉
愛是不分彼此的奉獻,但是如果遇到将你視之為玩物,利用完就走的情場小人,損失可就大了。通常這種人在面相上有幾個特色,如果你想要尋覓愛人,但又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話,可要記清楚!就讓我們一一來看看他們的嘴臉喽!準頭無肉準頭就是鼻頭上端的那塊肉,鼻頭最好圓渾豐厚,代表此人心地善良、誠實可靠,也代表富有财富...
2025-08-04
白露節氣 白露養生最适宜吃的兩大食物
白露節氣 白露養生最适宜吃的兩大食物
白露節氣已經到來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由于天氣越來越冷,所以有很多人都發生了感冒發燒的現象。那麼這僅僅是因為天氣轉涼嗎?當然不是,還與自己的養生有關。白露節氣的養生工作非常重要,隻有在這個節氣中做到健康養生,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心。那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白露應該怎樣養生吧。白露節氣的到來,空...
2025-08-04
大寒養腎防寒 每周吃1次羊肉可驅散寒潮
大寒養腎防寒 每周吃1次羊肉可驅散寒潮
小寒、大寒雙至,氣候寒冷到了極點。中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我們的陽氣,人體五髒中腎陽最強,冬日養腎正是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之勢,調節身體以抵抗寒冷。大寒覺,多睡1小時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此時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于相當緩慢的時候。大寒養生要順應冬季“藏&...
2025-08-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