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切忌栽在易積水的低窪處。土壤以中性為好,微酸微堿也能适應。栽前要對根部适當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斷的根,再用0• 1%的硫酸銅溶液或5%石灰水浸泡消毒半小時,然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後再栽。栽植深度以根莖交接處與土面齊平為宜。
栽植時間以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為宜。牡丹雖很耐旱,但在春秋幹旱季節,開花和施肥時也要适當澆水,人冬前澆足封凍水,但生長季節不能長時間積水。牡丹是喜肥花丼,每年至少應施3次肥。即花肥、芽肥和冬肥。第一次為花前肥,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結合澆解凍水施腐熟稀薄農家液肥每株1。
5 ~ 2。 5L,以促進枝葉及花蕾早期生長與發育。第二次在5月下旬花後追肥,此時正處于牡丹開花後的恢複時期,一般施用腐熟的豆餅或麻醬渣,每株250 ~ 500<sub>g</sub>,施人根部周圍20cm的淺溝中,施後覆土并澆水。
秋季10月下旬落葉後,地尚未上凍時,施腐熟廄肥或堆肥,或腐熟稀薄農家液肥,施肥量适當減少,施後澆封凍水。栽培2 ~3年後應進行整枝。牡丹的第一次修剪應在2月下旬至3 月上旬,一般每株隻選留5 ~8個健壯枝條,剪除枯老枝,使保留的健壯枝條分布勻稱,每個小枝上隻留2個花芽,其餘全部剪除,萌動後還要注意及時将根頸上生出的萌蘖除去。
應根據樹齡情況,控制開花數量。在現蕾早期,選留一定數量發育飽滿的花芽,将過多的芽和弱芽盡早除去。一般5 ~6年生的植株,保留3 ~5個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應将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讓其開花,以集中營養促進植株的發育。花後若不留種子,可将殘花頭剪去。
入冬前要将花後未木質化的新枝剪除,并将春季萌發出而沒能清除幹淨的不定芽除去。對長勢特強的品種,也可修剪成獨幹式的牡丹樹。要看植株生長情況,分數年完成。可先留一獨幹,上面再留3〜5個分枝,分枝要均勻,使樹冠圓滿。在北方栽培牡丹,小苗及新栽苗冬季均要防寒保護越冬。
牡丹常見的病害有葉褐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鏽病。常見地上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紅蝴蛛、刺蛾、金龜子等,要及時間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