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坐副駕駛的十大禁忌
坐副駕駛的十大禁忌
更新时间:2025-05-16 13:26:51

  1、指揮,影響司機的注意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心理學則表明:我們大多數人都好為人師。所以說,即使是車内隻有兩個人的時候,也有很大幾率會出現一位喜歡指導、教育别人,唠叨起來就沒完沒了的副駕駛。

  2、在車裡吃東西。司機在專心駕駛時,副駕上的人卻捧着美食在大啃,這是何種體驗?饑餓也是路怒症的觸發點,如果駕駛者再有一點潔癖,不能忍受食物殘渣掉在車裡,那駕駛者的情緒如何,就不言而喻。

  3、與後排乘客大聲交談。出去自駕遊,一輛車滿載的情況下也有5個人,副駕一般坐重要的人,如果這個人不甘寂寞,總是和後排乘客聊天,司機可就要遭殃了。坐駕駛位的人很容易被分神,影響駕駛時的專注性。

  4、一直玩手機。雖然說絕大多數人都偏愛安靜的副駕駛,但如果頻頻溝通零回複,一心都在手機上的副駕駛也着實令人抓狂。

  5、多動症 遮擋後視鏡。坐副駕的人總是在座位上弄一下化妝鏡,或者翻弄手套箱,經常去調整中控音響,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影響到駕駛員看右邊的外倒後鏡,一定程度影響駕駛的安全。

  6、在車裡抽煙。據專家說:當車輛處于封閉狀态時,汽車發動機運轉本身就會産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這些氣體會進入車内,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如果駕駛人讨厭煙味的話,那就……

  7、神經緊張。“如果不相信我,就不要上我車,坐好閉嘴或者下車,隻有兩種選擇。”這絕對是大多數新手駕駛者的心聲。要知道副駕駛或者車上乘客越害怕,新手駕駛者就會越緊張,然後忙中出錯,神馬油門當刹車、忘記打轉向燈的就都來了。。汽車長途駕駛,我們很容易感到疲勞,坐在副駕駛也一樣。這時乘客為了緩解疲勞,就将腿翹上了中控台!

  8、行車時頭和手伸出窗外。有的乘客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坐于副駕駛時,将手和頭伸出窗外捕風,感受着涼風習習,一邊思考人生,一邊欣賞美景,瞬間感覺文藝範十足?

  9、行車時随意躺着。作為一名職業的“睡神”,你肯定是走到哪,睡到哪!“隻要給我一張床,我便可以睡到世界末日!”這是來自“睡神”心裡的聲音。

  10、行車時坐着跷二郎腿。很多人都有跷二郎腿的習慣,是不是覺得特别舒服?其實翹二郎腿有害健康哦!乘車時這個姿勢就不要有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少數民族的故事
少數民族的故事
少數民族的故事?馬頭琴的故事(蒙古族民間故事):很久以前,察哈爾草原有個名叫蘇和的牧童一天,他抱回了一匹沒有媽媽的小白馬駒小白馬在蘇和的喂養下長成一匹漂亮的駿馬,它跑起來蹄下生風,能追得上梅花鹿呢小白馬和蘇和形影不離,成了好朋友,我來為大家...
2025-05-16
我國的民族樂器在制作上多采用
我國的民族樂器在制作上多采用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文|豐元凱今年9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制作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年部分民族樂器産量數據。經對吹管、打擊、拉弦、彈撥四大類22種民族樂器的15個集中産業園及1920家民族樂器生産企業的不完全統計,202...
2025-05-16
北方人坐月子有啥講究
北方人坐月子有啥講究
山東是孔孟之鄉,無論過年過節,還是喝酒吃飯規矩都比較多,女人坐月子也是,現在我們把山東常見的坐月子風俗,介紹給各位媽媽。月子裡的那些規矩1、懷孕時要吃鵝蛋,喝紅棗水。據說是去胎毒,消黃疸,寶寶皮膚光滑白皙,不得皮膚病。2、生完寶寶,要給親戚...
2025-05-16
12月9日是什麼日子
12月9日是什麼日子
12月9日是什麼日子?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世界足球日,1863年12月26日英國成立了世界第一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足球協會,英格蘭足球協會的誕生,标志着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人們公認1863年12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
2025-05-16
塔爾寺的由來
塔爾寺的由來
塔爾寺的由來?相傳宗喀巴于藏曆1357年10月10日誕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故人們尊稱他“宗喀巴”宗喀巴從小聰明過人,3歲進夏宗寺受近事戒7歲入夏瓊寺受沙彌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學經9年,16歲離開夏瓊寺徒步赴衛藏學法,後來...
2025-05-1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