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奇偶派
開一家貓咖賺錢嗎?
三年前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放在知乎上,那麼下面的回答大多都會是肯定的。
如今,當初寫這些回答的人開始猶豫了。高額的維護成本、消費者對于貓咪的新鮮感逐步下降,再加上疫情對于線下實體經濟的沖擊都讓貓咖這門生意變得不再動聽。
另一方面,人們對于“不就是養幾隻貓就好了嘛”的固化貓咖開店思維仍然根深蒂固,導緻許多創業小白依舊夢想着靠開一家貓咖,來一夜翻身。
寵物經濟持續火爆的局面下,貓咖究竟能否繼續盈利,消費者還會否為貓主子們繼續買賬?
帶着這樣的好奇,奇偶派決定親自去武漢的貓咖探尋一番。
我與貓主子們被迫營業的一晚
如今的貓咖,琳琅滿目。
我們以街道口為中心定位進行搜索,就發現了十餘家各具風格的貓咖店。有主打萌寵種類的萌寵屋;有日式寺廟風格的純日式貓咖;還有主打貓咪主題咖啡的貓咖啡體驗館。
圖/琳琅滿目的貓咖 奇偶派拍攝
經過我和朋友一番詳細的抉擇,最終選擇了馬房山下的一處貓咖,它身處武昌三大商業中心街道口的核心深處,周邊坐擁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名校,地理位置極佳。
我們選擇了該店的雙人撸貓套餐,兩杯特色飲品加上一個二選一的逗貓小食,價格88.8元。
因為是工作日的緣故,我跟店家約在了晚上七點左右到店。
不同于部分貓咖把選址定在繁華商圈的寫字樓内,這家貓咖正位于人潮洶湧的臨街拐角。
從外面看,貓咖的空間并不算特别大,但是兩層的設計,讓貓咪的空間與其他區域分割開來,能讓顧客有更好的體驗。
圖/奇偶派拍攝
進門前,我幻想着打開門幾隻好客的主子迎面向我撲來的場景,順便思索了一下,應該如何反應才不會顯得自己沒來過幾次貓咖。
令人有些失望的是,上樓推開門,并沒有打工仔迎接我這個客人。整個店裡,十幾隻貓咪,不是以各種奇妙的姿勢昏睡,就是端莊的坐着思考喵生,還有個别貓咪自顧自的享用晚餐。
當貓真好啊!不禁感歎,就算受盡“996”的工作折磨,也還能公然在公司上班摸魚。
除了不太敬業的打工仔們,店裡整體的環境還算差強人意。日式的裝修風格、配上數十個坐墊和圓桌,随處可見的貓插畫。已然一副1984年日本漫畫家小林誠的連載漫畫中所描繪的“貓的吃茶店”的場景。
圖/慵懶日式裝修風格 奇偶派拍攝
找了個視角不錯的位置坐下,店員小姐姐主動走上前來跟我們打招呼,向我們介紹每隻貓主子的名字,還特意囑咐我們那隻套着伊麗莎白圈的名叫伊布的布偶最近脾氣不好,隻可遠觀不可亵玩。
圖/貓咪也需要被安慰 奇偶派拍攝
“她是失戀了嘛”朋友打趣道。朋友繼續問店員小姐姐是不是對每隻貓的名字都能脫口而出,小姐姐說貓咖的運營不需要特别多的人力投入,所以一個星期有六天她都會在這裡陪着這些貓主子們,順便監督他們賣力打工。
不一會兒,我們點的飲品和送的貓糧送了上來,我選了一杯卡布朋友選了一杯冰檸翡翠冷。從咖啡店的飲品口感上來講,這家貓咖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畢竟很少會有貓咖會把重心放在飲品上。
因為朋友第一次來貓咖,所以他很急迫的拿着手中的逗貓雞胸肉四處尋覓投食目标。令人驚訝的是,多數貓咪都選擇了無視。
經過朋友的幾番嘗試,我發現這裡的大部分貓咪不僅都不餓,還會公然拒絕我們的抱抱,除了慵懶的睡姿和一雙雙卡姿蘭大眼睛,這群打工仔們也算是上班摸魚的典範了。
店員小姐姐看到不知所措的我倆,上前解釋到,由于學生放假的緣故,目前店内顧客高峰期一般在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并且周末與工作日顧客人數差距不大,所以貓咪們晚上都會比較疲憊,自然積極性也不高。
“也許這就是被迫營業吧。”
就這樣在之後的一個小時,我與店裡的貓主子們開始相互敷衍,打工仔們負責給我展示各種糊弄的表情,而我負責拍照記錄下一個個不情願的小表情。
圖/貓咖裡的貓咪 奇偶派拍攝
并且最後強迫了一隻貓咖館中最“弱小”的一隻名叫小豹的美短與我合照一番。
圖/奇偶派拍攝
“這隻金漸層真的好治愈啊,我能把她偷走嘛”,臨走的時候聽到旁邊的一個小妹妹興奮地跟她同學說道。
貓咪經濟學
養一隻貓費勁嘛?
先說愉快輕松的一面。有一隻外表呆萌可愛又粘人的貓主子會在你下班回家的時候向你撲來;會在你吃飯時候試圖分享你的食物;會在你洗澡的時候守在門外查看你是否安全;也會在你睡眼朦胧翻身之時擁入你的懷中。
是不是感覺場面十分溫馨?先别急,還有讓你心煩勞累的一面。
身邊多位養貓自身人士表示:“養了一隻貓,就真的是養了個祖宗。”在貓咪領進門之前,你需要提前買好貓砂盆、貓砂、貓糧、貓罐頭、貓咪專用幹飯工具、逗貓棒,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在這之後,你需要帶着你家主人去寵物醫院辦理疫苗套餐(幼貓需要三針免疫加一針狂犬);貓咪病了還要帶去醫院打針挂水;時不時帶着它寵物中心美個容、洗個澡。
最令人崩潰的是,當你在外奔波了一天,滿身疲倦回到家中,迎接你的不隻是家中的那隻祖宗,還有“香味撲鼻”的貓屎。
說到這裡,已經有一部分害怕麻煩的愛貓人士打消了養貓的念頭。
在2018年之前,上述這部分人群隻能将他們的愛貓之心暫時收起,從偶爾路過的寵物店瞟一眼那觸不可及的萌寵們,又或是從手機電腦中看到貓主子們的賣萌秀。
然而1998年之後,也許你隻需要花費一頓午飯錢,就能全方位近距離接觸到心儀的萌貓,親自上手rua上一把,還不需要費盡心血去照顧這些難養的主子們。
随着寵物行業崛起,帶着這樣的宣傳理念,貓咖應運而生。貓咖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将貓咪和咖啡館融合,創造一種全新的消費場景。
根據資料顯示,貓咖最早起源于日本和中國台北。
1998年,台北士林開設的“小貓花園”被視為台灣乃至全世界的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貓咖啡館。
随後,貓咖文化迅速在日本得到了傳播。2005年成立的“貓之店”,成為東京第一批誕生的貓咪咖啡館,深受當地日本居民的喜愛。
因為當時日本絕大部分公寓和出租房都明文規定,不允許養寵物,貓咖館的出現給了日本人釋放内心壓力的場所。
圖/貓咖文化在日本得到迅速發展
在2015年,日本國内開始用“貓咪經濟學”來形容貓咪及其相關産品對于日本經濟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據顯示,也正是在這一年,貓咪經濟為日本貢獻了超過2.3萬億日元之多的GDP,占到當年日本GDP總量的0.44%。
與此同時,貓咪的神奇開始蔓延至美國歐洲等地方。2014年美國英國先後開設了第一家貓咪咖啡館,成功吸引了投資者們的目光。
而在中國,2011年廣州也出現了第一家貓咪主題的咖啡館。
近年來随着寵物經濟的不斷強大,貓咪相關産品的熱度也不斷上升,聚集了一批忠實的貓咪消費者。
據統計,目前國内已有超過3000家貓咖相關企業,“撸貓”紅利不可謂不大。
手捧一杯暖手的咖啡,依偎在沙發旁,吹着暖呼呼的熱風,照進窗戶的是冬日溫暖的陽光,身旁陪伴的是一隻正在昏睡的貓咪。
這樣的冬日治愈場景,曾是多少愛貓人士的夢寐以求。而貓咖的出現讓許多人不需要養一隻貓也能夠擁有這番溫馨的場景。
很顯然,貓咖剛出現時的火爆,與它恰好擊中了當代人的心靈需求不無關系。
咖啡的作用是使人褪去疲态,緩解疲勞,而貓咪能夠緩解人們緊張和抑郁的情緒。
這一點也得到了科學的證實,親手撫摸貓狗的人,皮質醇(壓力激素)水平會明顯降低。代表貓主子們的确能夠幫助精神高度緊張的人們,降低壓力。
貓咪與咖啡的結合,正是當代打工人釋放壓力的絕佳場所。
相比其他寵物,貓咪與咖啡館有着更高的契合度,優雅安靜的環境配上十幾隻高冷端莊的貓主子,讓那些剛剛還飽受工作折磨的年輕人,下一秒便忘掉了痛苦。
貓咖賺錢嗎?
令人遺憾的是,國内貓咖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而創新理念逐漸消失。
消費者們似乎對同質化的貓咖也越來越不買賬。超越普通咖啡店的運營難度、胃口越來越難被滿足的消費者,令貓主子們的打工之路走的舉步維艱。
疫情的出現,增添了人們的焦慮感。不過這種情緒好像更難在貓咖得到緩解了,消費者對于病毒傳染風險的認知以及當地強有力的政策管控,都讓貓咖的盈利充滿着不确定性。
其實,疫情這類客觀因素的對于貓咖的影響都還隻是次要。歸根結底,消費者有時限的新鮮感才是貓咖萎靡不振的真正元兇。
寵物體驗商業模式作為體驗經濟的前端代表,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才是關鍵。作為出現最早的貓咖,審美疲勞的問題不可避免。
這也給了其他萌寵們表現的機會,跟随貓咖步伐最緊的便是人們熟知的“狗咖”。
狗狗作為公認的人類最忠誠的夥伴,這樣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也預示着狗咖是最有可能追随貓咖步伐出現的寵物體驗形式。
當然與貓咖高度同質化的狗咖,同時還面臨着更高的寵物維護成本,狗狗是典型的社交型動物,管理難度更大。
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不斷更叠的審美。越來越多獵奇的寵物被當作商品供顧客體驗。
近兩年來各式各樣的寵物體驗館,如雨後春筍一般活躍在各大城市當中。
豬羊兔熊鼠,百花齊放。鴨咖便是這類新興模式的代表作,長相呆萌的柯尓鴨能夠獲得更多小朋友和女孩們的喜愛,目前已在包括武漢、成都等城市有了自己的門店。
更有門店搞起了室内動物園,貓狗不再是商家的寵兒,取而代之的是,柯爾鴨、小香豬、小浣熊等“異寵”。
這類異寵館擯棄了傳統貓咖狗咖館以“咖”為重點的商業模式,把更多的中心放在了寵物身上。在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同時,也讓選擇創業的年輕人看到了自己開設寵物咖啡館的可能性。
圖/異寵也瘋狂
奇偶派以運作模式最為成熟的貓咖為例。
時間回到奇偶派光臨武漢某貓咖的那個夜晚,我和朋友大概在這家貓咖待了一個半小時,期間隻來了三個學生模樣的顧客,店内客人也非常少,隻有七八個人的樣子。
于是快離開的時候,我不禁向店員小姐姐發出了我的“靈魂拷問”——開貓咖賺錢嘛?
小姐姐對我苦笑道“我們這邊每個月不虧已經算賺了。”
她接着跟我分析了一番,在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期,每天到店的顧客隻有十幾單。随着周邊高校學生的回歸,目前一天的客流量已經恢複到40單左右,并且經常有回頭客産生。
由于美團與大衆點評均有套餐活動,加上顧客一般都是結伴出行,平均客單價可以達到70到80元的水平。盡管毛利很高,但是仍然難以确保每月實現盈利。
奇偶派通過總結發現,寵物體驗館的經營成本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房租水電、寵物維護成本、餐飲成本。
房租的高低與與場館選址有着直接的關系,知乎上經常有網友強調選址對于寵物體驗館的重要性。
奇偶派探訪發現武漢街道口這邊的11家貓咖,有8家貓咖将選址定為了周邊寫字樓内,享受較低租金的同時也面臨着流量欠缺的煩惱。
而有2家貓咖将選址定為了街道口次級商圈未來城的臨街商鋪,這裡是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以及武漢大學的交彙處,學生群體聚集,流量巨大同時商鋪稀少且租金昂貴。
這也解釋了為何這家貓咖能夠有着較高客流量的同時還無法确保盈利。
除開租金水電員工工資等較為固定的成本,餐飲原材料以及貓咪維護成本,也不可忽視。據這家貓咖店長介紹,飲品制作成本對于貓咖館的盈利影響較小,而貓咪的維護成本則充滿着不确定性。
貓咪日常生活起居,需要用到的貓糧、貓砂等用品,用來淨化空氣,降低貓咪掉毛對顧客體驗感降低的空氣淨化器以及日常打掃等,會耗費大量支出。
除此之外,最令人頭疼的,是貓咪與顧客互動中可能導緻的意外事故。
據貓咖店長介紹,店内時不時會有貓咪抓傷顧客的現象發生。盡管已經給每一隻貓咪注射了完備的疫苗,依然會有一些顧客要求索賠,尤其是小孩子被抓傷後回到家中,不了解情況的家長往往會讓事情變得複雜。
高冷的貓咪都難保不會發生意外,對于天性好玩的狗狗甚至其他異寵的管理就更是困難。而這種寵物帶來的不可控因素,往往會加大寵物體驗館的運營成本,這其中還未計算精貴的寵兒們的各項防疫和醫療成本。
圖/脾氣差的貓主人被關起來防止傷人 奇偶派拍攝
對于運營成本的控制尚且困難,提高營收就更加舉步維艱。用甜美呆萌的貓主子們吸引消費者進門消費,是貓咖的最大優勢,同時也是一大劣勢。
奇偶派采訪身邊愛去貓咖店的朋友發現,顧客在貓咖店的停留時間與瑞幸、奈雪、喜茶等純飲品咖啡店的相比,要高上不少,有些顧客甚至願意呆上一天。
吸貓、撸貓提高了店面流量的同時,也限制了翻台率(餐飲門店最為重要的盈利指标之一)的提升。
而貓咖店另一大營收難題在于,盈利模式的過于單一。
以奇偶派親自體驗的這家貓咖為例,店内除了消費咖啡附贈撸貓項目(有些貓咖以收取撸寵門票的形式)的盈利方式之外,幾乎不存在任何其他收益。而店内唯一的寵物用品批發廣告,據店員小姐姐介紹,也是總部門店統一管理,分給分店的收益微乎其微。
成本與營收方面的種種障礙,也讓開一家貓咖狗咖甚至是異寵體驗館的想法别的不再美好。目前看來,以貓咖為代表的寵物體驗館,似乎并沒有像寵物用品以及寵物醫院行業那樣充分享受到2021年持續火爆的寵物經濟所帶來的紅利。
前段時間某地還傳出“貓咖館老闆跑路,貓咪被鎖店内,斷水斷糧”這樣駭人聽聞的新聞。也許不久的将來,更多貓主子們也要面臨失業的煩惱。
寫在最後
但是,貓咖館真的四面楚歌了嗎?
至少在這家貓咖的店員小姐姐眼中,還不至于讓人絕望。她向奇偶派透露了她心中的貓咖經營邏輯——“以貓為中心,提高顧客體驗,吸引更多回頭客”。
誠然,寵物經濟乃至貓咪經濟依然火爆,唱衰貓咖為時尚早。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制造了更多的焦慮與煩惱,也會催生更多“貓咖”。
治愈心靈的貓主子們,永遠有一個被人需要的理由。
隻不過,寵物體驗模式真的需要轉型了,當更多人開始選擇“雲撸寵”、“雲吸貓”時,貓咖也需要“蹭”一波互聯網的熱度了。
例如,利用線上流量,在抖音、微博上向更潛在多消費者們,展示貓咪們萌寵可愛以及撸貓的無窮樂趣,來達到線上為線下引流的效果。
“給萌寵們一個更大的舞台”,一些網友這樣呼籲到。
于是有網友留言調侃,“讓貓咪表演在線熱舞”;“讓貓咪表演胸口碎大石”。
看來,沒點才藝的貓主子們,離下崗真的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