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鹿特丹8月5日電 (高紅霞)當地時間8月5日上午,“熊貓小記者”馬可·波羅隊離開比利時安特衛普,來到荷蘭鹿特丹港。
看到大海上來來往往的貨輪和碼頭上整整齊齊的集裝箱,小記者們一邊驚歎,一邊用手機拍下眼前的場景。
小記者黃景聞告訴記者,她在出發前特意查了資料,知道鹿特丹港是歐洲最大的港口,也是“一帶一路”歐洲的終點,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結合之處,在亞洲和歐洲大陸的經濟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談及對鹿特丹港的印象,小記者楊佳妮覺得鹿特丹港很大,一望無際。小記者李俊逸說,迄今為止,此次追訪活動,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鹿特丹港,不僅有大海,還有那麼多輪船和集裝箱。小記者謝興和表示,回家後一定會告訴爸爸媽媽自己來到了“一帶一路”歐洲的終點。
荷蘭鹿特丹素有“歐洲門戶”之稱,是“一帶一路”歐洲的終點。2016年,連接成都和歐洲的中歐貨運班列——蓉歐快鐵,開通了成都-蒂爾堡-鹿特丹國際鐵路班列。成都始發的貨物隻需要14天時間,隻需花空運1/4的價格,就可以直達鹿特丹。
成都-蒂爾堡-鹿特丹國際鐵路班列,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在“蓉歐 ”戰略下的進一步延伸。2013年4月26日,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從成都青白江始發,從根本上打破了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曆史。經過5年運行,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已織線成網,聯接境外16個城市、境内14個城市,每天從成都至歐洲間往返的班列不少于3列,已構建以成都為樞紐、聯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亞歐大陸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