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驚蟄養生 重在護肝健脾
驚蟄養生 重在護肝健脾
更新时间:2025-08-10 01:11:13

  每年3月5/6日是二十四節氣春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345度。農曆書中記載:“鬥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意思是随着氣溫回升、土壤解凍,開始出現初雷,地下冬眠的小動物似被雷聲驚醒,開始出土活動,故取名叫驚蟄。

  驚蟄節氣前後,冷暖空氣交替開始頻繁,冷空氣尚顯餘威,有時還會長驅直入;暖空氣與時俱進,勢力漸強。南方陰雨開始增多,北方幹燥多風。有諺語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等,可見初春乍暖還寒,氣溫忽高忽低,是驚蟄期間的天氣特點。

  驚蟄節氣雖已回暖,但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驚蟄後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各種傳染病也開始流行。所以人們要注意氣象台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留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驚蟄後,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民間稱之為“春困”。這是因為春回大地,天氣漸暖,人體皮膚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漸舒張,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但由于人體内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所以容易出現“春困”。《黃帝内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志生。”意思是說,春天萬物複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傳統醫學認為,春屬木,入味為酸,對應五髒為肝,順應自然界生長生發之規律,春季容易肝風、肝火妄動,易引起心腦血管病及高血壓病。因此,驚蟄季節要少吃酸,還可以适當食用一些具有利水祛濕、健脾補益作用的湯水或食療粥來增強體質,如大棗粥、山藥粥、苋菜頭雲苓鲫魚湯等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天水呱呱的來曆是什麼
天水呱呱的來曆是什麼
天水呱呱的來曆是什麼?天水呱呱是一種甘肅天水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被譽為“秦州第一美食”天水呱呱口味獨特,以香、辣、綿、軟着稱相傳起源于漢代是用當地特産的一種被稱作荞麥的澱粉制作的以香、辣、綿、軟着稱賣呱呱的小攤小店著名的有秦城區的“常記呱呱...
2025-08-10
春節的由來150字
春節的由來150字
春節的由來150字?春節,即農曆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春節的由來150字?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春節的由來150字...
2025-08-10
梨樹剪枝的最佳時間
梨樹剪枝的最佳時間
梨樹剪枝的最佳時間?梨子樹的修剪時間一般在生長期和休眠期,生長期修剪要輕,尤其是距開花時間越近,越不宜重剪,以免導緻花開得不好,影響坐果率,休眠期可以适當重剪,減少養分的消耗,同時有助于新枝的生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梨樹剪枝的最佳時間?...
2025-08-10
蒙古族文化節日
蒙古族文化節日
“查幹薩日”(白月)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新年。初一是新年的伊始,除夕夜熱鬧一晚上的人們,到黎明時分在事先準備好的石台或雪台上插上點燃的草香,再把馬奶酒、奶食和肉食灑向天空,祈求上蒼在新的一年裡保佑全家人畜平安。緊接着是每個人拿着點好的...
2025-08-10
放孔明燈是哪個節日
放孔明燈是哪個節日
放孔明燈是哪個節日?農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放孔明燈天燈又名孔明燈,起源於三國時代,由諸葛先生(孔明)首創,為了要在城内傳遞軍情,遂利用熱氣球原理制成孔明燈,以便聯絡,也是現今世界上,熱氣球的先驅,足見我中國人高超的智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
2025-08-1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