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小暑節氣 小暑節氣與小暑養生知識詳解
小暑節氣 小暑節氣與小暑養生知識詳解
更新时间:2025-05-23 04:22:36

  現在又是小暑節氣了,其實每年到了小暑時節,氣溫便要開始升高了,小暑其實是熱天的标志。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小暑一些趣聞和一些傳說,同時也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關于小暑的養生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吧。

  小暑節氣

  小暑節氣是從7月7日或8日開始,至7月22日或23日結束。這幾天天氣也在逐漸轉熱。

  此時正值初伏前後。小暑的到來,标志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農諺有“小暑交大暑,熱的無處躲”的說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故農諺又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說法。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在新華字典中“暑”為熱,但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熱,而是炎熱。小暑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

  有好多的習慣就是說小暑的。比如:暑假。其實意思就是說在小暑時節放的假期。小暑是表示夏天暑熱程度的節氣。

  1.小暑的民間食俗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俗語:小暑黃鳝賽人參黃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鳝魚最為滋補味美。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鳝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根據冬病夏治的諺語,小暑時節最宜吃的食物要說是黃鳝了,它的蛋白質含量非常的高,并還含有多種礦物質,黃鳝還可降低膽固醇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2.小暑以後的天氣

  進入炎熱的夏季,美麗的螢火充蟲也飛出來了,小暑時節正是螢火蟲開始活躍的季節。

  有句俗話說“伏天的雨,鍋裡的米”,意思是說伏汛會對蔬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損害。

  “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說,意為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暑時必定無雨,就是說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沖決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澇。

  在江南,故農諺說“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

  江蘇有小暑日忌西南風的說法,農諺“小暑西南風,三車勿動”,三車是指油車、軋花車、碾米的風車,意思是小暑前後,西南風和東南風的交彙機會多,主年景不好,農作物歉收,風車、軋車、油車都不動了。

  3.小暑民間傳說

  在六月的小暑時節裡,民間也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

  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小暑養生

  一、小暑養生不宜劇烈運動

  1.忌運動過激

  中醫學中小暑時節講究養陽氣,所以大家要“少動多靜”,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以及體質比較弱的人應該避免在小暑天氣裡做劇烈的運動,這樣會很大程度上損傷人的陽氣。

  但是少動并不意味着不能動,在清晨或晚上比較涼爽的時候,可以适當地進行比較和緩的運動,比如打打太極,散步,慢跑,感覺到稍微出汗即可,不可以運動到大汗淋漓,容易導緻脫水狀态。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更要特别注意。

  2.忌烈日下運動

  運動時間盡量調整在清晨或是晚上,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使人容易莫名地感到心情煩躁,食欲下降,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這個時候如果還在大白天曝曬容易引起外邪侵襲和中暑。

  即使是身體強壯的人如此運動,也會極大地耗損體力。

  3.盡量做到心平氣和

  老話說得好“心靜自然涼”,小暑養生要控制好情緒波動,心煩的時候可以聽一聽抒情和緩的音樂,修養身心。

  心情躁郁容易傷肝,在閑暇的時候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忘記一切壓力。心理暗示法對調整心情有很大的作用,當感到煩躁時在腦海中想象令人愉快的畫面,如一望無際的草原。

  打坐冥想也是一個極佳的方法,每天閉目養神20分鐘,将思緒抛到腦後,引導自己向積極的事物去想象。

  二、起居養生有講究

  高溫下人們總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來降溫,有的人習慣在夏天直接睡在地上,這種做法不太可取,容易引起風濕或肌肉酸痛等疾病。

  高溫下許多男生都喜歡打赤膊,其實當氣溫超過體溫時,打赤膊反而會感到更熱。

  睡眠充足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随之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定時起睡最好,可保護生物鐘不受影響。

  定時,是體内生物鐘準點運轉的基本要求,可形成神經系統的動力定型。一旦形成“動力定型”,則人們的行為便有了預見性和适應性。這是對環境的最好的适應。夏季養生應有個夏季的作息時間。

  一旦規定下來,便要自我約束,決不無故違反,即使節假休息日也不例外。隻有這樣才可能形成“動力定型”。

  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小暑時節,應該遵循定時起睡的原則。

  夏季養生小常識

  1、夏季應堅持“晚睡早起中午休”。早上空氣新鮮,起床後到室外活動有利于健身;中午氣溫高,适當午睡可補充夜眠不足。

  居室要經常通風、灑水,亦可輔以台扇、吊扇及空調器以調節溫度,使室内溫度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過30℃,濕度在60%上下。

  窗戶宜懸挂淡綠色或淺藍色窗簾,以增添陰涼幽靜的感覺。據有關研究發現,樹木遮陽的牆壁表面,溫度可低8℃左右,有藤蔓植物的陽台溫度可保持在5℃左右,因此,适當的在室内種植一點綠化植物,可以保持室内的空氣清新和溫度的适宜。

  2、夏季暑熱外蒸,毛孔開放,人體易受風寒濕邪侵襲,故夏季不宜露宿,不能以地面、陽台為床,不能正對扇、當窗而眠,避免面神經炎等疾病的發生。

  3、夏季飲食應以清淡、新鮮、易消化為主。

  多吃如蔬果、蛋類、豆制品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要多喝白開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礦泉水。

  也可自己制作一些清涼食品,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涼粉、龜苓膏、赤豆糕、酸梅湯、菊花茶等,既能解暑祛濕、健脾益腎,又能抑菌殺菌、預防腸道病。

  古人雲:“調息靜心,尤如兆雪在心。”因此,炎炎夏日,既要保持思緒平靜、心氣和暢、情志愉悅,更不可急躁激動,不做劇烈體力活動,少在烈日下長時間勞作和行走。

  一注意保持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能增強人體抗老防病能力,夏季天氣炎熱,容易令人睡眠不足或睡得不香。保證足夠的睡眠是夏季保健的重要環節。

  二是冷飲莫多食。過量地吃冷飲會刺激胃腸蠕動,縮短食物在胃腸内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也會引起胃腸痙攣、腹痛等。

  三是木上不宜久坐。古雲“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季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頭(如椅、凳等)含水分較多,經太陽一曬,散發的潮氣,易誘發痔瘡、關節炎等疾病。

  總結:小暑是人們又愛又恨的節氣,因為在小暑節氣裡,人們能夠享受到大自然賦予人們的恩惠,比如水果。可是小暑過後天氣馬上又熱了,所以人們又開始煩惱炎熱的天氣了。在文章裡給大家介紹的這些小暑裡養生的食物和小常識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利用哦。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人出生在哪個月好
人出生在哪個月好
人生運勢,豈是一時能夠決定?很多人的早年都經曆過窮困潦倒,但是這樣的人往往不會窮一輩子,絕大多數都能富貴花開,中年發迹,出生在幾月的人有這樣的命運呢?陽曆2月出生在陽曆2月的人,天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更對自己的夢想極其堅持,他們不管是水瓶...
2025-05-23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
百色市民族團結進步标識?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總人口423萬,有漢、壯、瑤、苗、彜、仡佬、回等7個世居民族,1個民族自治縣、2個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縣、13個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7%,集多民族聚居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連片脫貧...
2025-05-23
湛江點燈怎麼綁燈
湛江點燈怎麼綁燈
在湛江有不少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在春節前後最為集中!在咱們湛江地區,家裡的男孩都有點燈這個傳統的習俗,女孩嘛就沒有這個講究!男孩點燈在湛江很普遍很平常,但也是一件大事,要擺點燈酒席,還要準備必需品,不得不忙!湛江的每個地區的點燈習俗應該是大同...
2025-05-23
烏鴉迷信說法
烏鴉迷信說法
人們都忌諱聽到烏鴉叫中國民間俗信認為喜鵲叫,主吉,烏鴉叫,主兇。因而人們都把喜鵲當做吉祥喜慶之鳥,喜歡喜鵲;把烏鴉看做倒黴兇惡之鳥,厭惡烏鴉,并且忌諱聽到烏鴉叫。故民間有“喜鵲鳴叫,喜事來到”“烏鴉鳴叫,不祥之兆”之說。“烏鴉鳴叫,不祥之兆...
2025-05-23
農曆七月二十二财神節注意事項
農曆七月二十二财神節注意事項
明天就是農曆七月二十二了,按照習俗,這天是祭祀财神的大日子,被稱為财神節。為何把農曆七月二十二作為财神節呢?财神節各地有什麼習俗?又有什麼講究和禁忌呢?聽老人們說,農曆七月二十二财神節,牢記“1不碰、2不借、3不說、4要做”,這裡說的就是财...
2025-05-2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