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過問、幹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孩子放學晚歸,不要劈頭蓋臉一頓臭罵,這種處理方式反而對家長産生了抵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家長應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并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麼晚歸,心裡很着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以後早點回來。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後,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責,對家長的幹涉行為也不會産生反事情與抵觸。
當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時,用實踐體驗法化解,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
如曾有一對父子,回家的路上,兩人路過水果店,兒子非要買西瓜回去,爸爸說離家還要走一段路,抱回家會很累,兒子不聽,于是爸爸就買了一個,條件是要兒子抱。兒子抱到家,累壞了,但也知道了爸爸是對的。
巧用批評。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分清場合和措辭。當着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另外,批評措辭要适當,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麼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批評孩子時要對事不對人,即就事論事,不翻舊賬。最後家長還要适當冷處理。當孩子情緒反應強烈、言語沖動的時候,家長幹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沖動後再作批評。
幫孩子克服逆反心理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努力,同時也要講究方法。
希望上述内容對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幫助,此外,本站的心理專家也随時歡迎各位家長在線咨詢有關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