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深秋季節 教你全面養生護體技巧
深秋季節 教你全面養生護體技巧
更新时间:2025-11-08 00:26:42

  寒露已過,天氣逐漸轉冷。此時疾病多發,養生護體尤其重要。以下就為你介紹深秋季節,最全面的保健養生技巧,讓你健康渡過這個深秋季節。

  飲食:

  以滋陰潤燥型食品為主

  清遠市人民醫院的營養師郭大海建議,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應以滋陰潤燥為宜。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注意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強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會傷人體陰精。同時,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雞、鴨、魚、肉等保暖養胃食品。

  此外,精神調養不容忽視,由于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一些人時常産生惆怅之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或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

  保健:

  熱水泡腳驅寒健腦

  寒露後,天氣漸涼,甚至會氣溫突降,寒潮來臨,最容易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腦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這個時期發作或加重。所以這個節氣中,養生重點除仍需要預防燥邪損傷外,還必須防止寒邪傷人。此時足部的保健尤為關鍵,寒露節氣一過,就應注重足部保暖。

  清遠市中醫院的養生專家稱,人的足部距離心髒最遠,又直接與地面接觸,因此散熱較快,最易受到寒邪侵襲。尤其是許多體質虛弱的人,腳經常是冰涼的,這就是因為血液從心髒出來到腳部循環減速造成的,因而有“寒從腳起”之說。

  “熱水洗腳,勝吃補藥。”暖足的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熱水泡腳。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髒腑經絡均有密切關系,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調整髒腑功能、驅散寒氣,溫暖全身;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及時消除疲勞的作用。早上運動後用熱水洗足可以健腦強身;夜晚就寝以前用熱水泡足可改善睡眠,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用熱水泡腳足還有利于治療腳癬。因此,熱水泡腳一直是中醫裡推崇的養生之道。

  其具體做法是,先用臉盆準備半盆熱水,旁邊再準備一個熱水瓶,雙足入盆浸泡,水溫宜高一些,但必須忍受得了,以不燙傷為原則。每次濯足最好在20分鐘以上,水溫低了就從熱水瓶中倒入一些熱水,使水溫始終保持熱燙。泡腳水的溫度要控制在42℃左右,水量以沒過腳踝部為好。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30分鐘左右為宜,其間加入熱水2~4次。在泡腳過程中,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加快,如時間過長,易增加心髒負擔。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晚飯後1個小時才可泡腳。因為飯後人體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立即用熱水泡腳,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

  護足:

  睡覺保暖防腳抽筋

  寒露的到來,預示着大範圍的降雪降雨降溫天氣的到來。在南方,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這種深秋季節經常出現腳抽筋的現象,中醫專家稱,這可能是腳病的症狀,而雙腳感到不适,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據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的調查顯示,我國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患腳病,成年人患病比例更高達75%。就腳病問題,清遠市中醫院養生專家及相關保健網站均提醒市民要注意入秋護腳。

  腳掌疼。走路、站立或按壓時,拇指關節和腳掌疼痛,但沒有紅腫,這可能是足底肌群損傷。可以每晚用熱水泡腳;腳掌疼的同時,第三或第四腳趾也出現疼痛,可能是長期穿高跟鞋的原因。建議穿高跟鞋的女士最好選寬頭、厚鞋底的鞋,且适當換穿平底鞋;如是沒有原因的腳掌疼痛,并有口渴、尿頻、容易餓、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則可能是否患有糖尿病了。

  腳趾甲厚重、發黃。這種情況通常由黴菌感染引起,人們毫無知覺,但這種感染很快會波及全部腳趾甲,導緻其發出難聞的味道,顔色變深。專家提醒如果是指甲松脆,說明是腳氣感染,但如果隻是指甲厚,可能是腳趾受損。

  兩腳麻。健康人手腳麻木,多是雙腳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導緻,這種症狀會自己消失,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複發作,時輕時重,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如血栓性脈管炎等,應該重視。

  腳腫。除了一般性的久站、久坐或下蹲引起的腳腫外,女性經期、孕期出現的浮腫外均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如果兩腳不明原因的腫脹,可能是心髒病、内分泌等疾病的信号。

  腳抽筋。睡覺時總是腳抽筋,應該增加鈣、鉀和鎂的攝入。腳抽筋時,可以按摩疼痛部位,也可以冷敷。為了避免抽筋,睡覺前可伸伸腳,然後喝杯熱牛奶。但有時候可能是入秋後晚間天氣轉涼,市民踢被子,讓腳某部分受涼,而突然的翻身動作用力過度,也可能引起受涼腳部分抽筋,這時候需要注意腳的保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艾灸足三裡穴和湧泉穴等,對下肢乃至周身的防寒保暖均有好處。

  護肺:

  充分利用唾液作用

  寒露過後的深秋季節還得注意防燥,也就是說要使肺氣旺而不受外邪之侵,這是秋季非藥物性養生的基本方法。由此,清遠市中醫院的養生專家向市民提供了多種簡單的方法。

  上下颚運動

  每天晨起和臨睡前,有如咀嚼口香糖一樣(張大口)作上下颚運動100次。然後閉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滿口,徐徐咽下,反複36回。

  壓揉承漿穴

  承漿穴在唇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可感覺口腔内會湧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時,用力壓揉此處10餘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複飲水。這種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緩衰老的腮腺素,同時可使老人面色紅潤。

  擊敲法

  肺與大腸相表裡,由于秋燥易導緻大腸蠕動變慢,形成季節性便秘。專家建議用這種方法試試,眼睛的正下方頰骨處,是大腸經絡貫通處,隻要有規律地刺激眼眶正下方或顴骨四周,就可使腸功能恢複正常。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早期斯琴格日樂演唱現場(搖滾女神斯琴格日樂演唱會即将唱響德州)
早期斯琴格日樂演唱現場(搖滾女神斯琴格日樂演唱會即将唱響德州)
  能夠上春晚是很多歌手一輩子的夢想   第一張唱片創造了大陸樂壇的一個神話   她一舉橫掃了當年所有的最佳新人獎   她被人稱為“中國女性搖滾第一人”   至今仍然無人能望其項背。   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成為她的開台歌。      2019織謠——斯琴格日樂演唱會   魯網德州4月30日訊(記者 吳美琳 通訊員 李園)“唱山歌嘞,這邊唱來,那邊和,哦噢...
2025-11-08
道家諱字專用字典(食色性也需字來曆)
道家諱字專用字典(食色性也需字來曆)
     劉東汶:需儒字義   需字如何解釋,儒字如何解釋?我們的先祖們是睿智和聰明的。把兩個十分抽象的、看不見、摸不着的需儒二字解釋得讓人能夠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這種神奇智慧的确令人稱奇。      需xū   需:雨 而。甲骨文中“需”字是一個躺卧床上的人(應當說是女人),她的下身旁邊有着三滴液體,但隐去了已經離開的男子。“需”字本義:成年男女之間合法...
2025-11-08
鴻鈞老祖之上還有幾代師傅(鴻鈞老祖是什麼修煉成仙的)
鴻鈞老祖之上還有幾代師傅(鴻鈞老祖是什麼修煉成仙的)
  三界之中周天之内的仙尊神佛,若論誰人能淩駕于盤古之上,那就隻有鴻鈞老祖一人而已。即便是三清之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亦要尊鴻鈞老祖一聲“大師尊”,他們都是鴻鈞老祖的弟子。   在封神演義中,萬仙陣被破之後,鴻鈞老祖現身,“忽見正南上祥雲萬道,瑞氣千條,異香襲襲,見一道者,手執竹杖而來···話說鴻鈞道人來至,通天教主知是師尊來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
2025-11-08
獅子女最配的星座男
獅子女最配的星座男
1、獅子女和射手男是很般配的星座,獅子女天生就是女王風範,而且頭腦總是想些讓人捉摸不透的事情,是屬于...
2025-11-08
社區開展重陽節系列活動(西山區福海街道陽光社區開展)
社區開展重陽節系列活動(西山區福海街道陽光社區開展)
  為推動轄區居民傳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居民家長和孩子的能動性,近日,昆明市西山區福海街道陽光社區開展“孝親敬老 厚德仁愛——我們的節日 重陽節”活動。      福海街道 供圖   本次活動聯合雲南省計量院、吉興隆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西山區泉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太平财險城西黨支部、正和幼兒園通過議事協商...
2025-11-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