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夏至節氣飲食 忌燥熱宜果蔬
夏至節氣飲食 忌燥熱宜果蔬
更新时间:2025-11-17 16:05:56

  夏至節氣到來,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調理方式讓夏天的日子過的舒心舒爽呢?飲食調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在夏季的飲食調養方面,我們該吃什麼喝什麼,下面為你推薦夏至調理法。

  忌吃的食物:

  夏季心火當令,燥熱的食物當然要戒吃,以免“火上加油”。此外,亦不宜多吃肥膩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宜吃的食物:

  多吃水果及蔬菜:夏日炎熱,人體皮膚毛孔疏松,容易出汗,我們适宜多吃水果及蔬菜,既可補充流失的水份,亦容易消化,不會加重脾胃的負擔。

  少量辛味食物:若不感燥熱時,亦可适量吃些辛辣食物,令脾胃的功能活躍起來。

  水果方面,特别一提的是西瓜。西瓜又稱為夏瓜,有解暑除煩、生津止湯、清熱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的佳品。不過,體質虛寒的人,即容易頭暈、四肢冰冷、面色蒼白者,則不适宜進食過量,以免傷及陽氣,令虛寒加倍。同樣地,許多蔬菜瓜果的性質亦帶寒,例如芥菜、生菜、芽菜,白菜等,虛寒人士亦不宜多吃。

  宜飲的湯水:

  多喝一些消暑去濕的湯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蓮葉、牛大力、冬瓜子、赤小豆、扁豆煲湯;亦可煲酸梅湯。在曬太陽後,芥菜湯能有效驅散暑熱。

  冷飲問題

  夏天的冷飲特别受歡迎。雖然一杯冷涼的飲品能令我們心曠神怡,但不宜過量。炎炎夏日,我們的身體處于一種“陽外陰内”的情況,就是說外界氣溫高,皮膚表層血管擴張,血液流向體表,因而感到發熱,即“陽外”;但相對而言,腹中的血液便呈不足,即“陰内”。此時若喝下大量冷飲,便會引緻消化不良、腹痛洩瀉、食欲欠佳。

  下列人者特别不适宜冷飲:腸胃差或患有慢性胃炎、胃病、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病人(以免刺激喉嚨,引緻痕癢、加重病情);患冠心病及高血壓病人(體内的大量冷液,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此外,小孩的腸胃嬌嫩脆弱,過冷的刺激可能會令他們腹痛、腹瀉、咳嗽痰多、胃口欠佳。老人的腸胃功能衰退,亦不适宜喝過量冷飲。

  夏至進補問題

  許多人以為夏天出汗多,不宜進補。其實,中醫學上有一理論:“冬病夏治”,認為罹患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的毛病,在夏天病情稍為穩定時應扶正進補,以增加抗病能力,固本培元,不緻在冬天再度病發。不過,應如何進補的問題較為複雜,須按病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作出判斷。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西湖民間故事:明珠
西湖民間故事:明珠
傳說古時候,在天河東邊的石窟裡,住着一條雪白的玉龍,在天河西邊的大樹林裡,住着下隻彩色的金鳳。玉龍和金鳳是鄰居,每天早晨他們一個鑽出石窟,一個飛出樹林,打個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了,有一天,他倆一個在天空飛,一個在天河遊,飛呀,遊呀,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個仙島上,在島上他們發現了一塊亮閃閃的石頭。金鳳很喜...
2025-11-17
雨水時節吃什麼好 雨水調養脾胃六食療方
雨水時節吃什麼好 雨水調養脾胃六食療方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時節,這個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是人們養生進補的好時機,其首要的任務當然是調養脾胃,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飲食,以食療的方式對脾胃進行調養。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六款最适合雨水時節調養脾胃的食療方。供選擇應用之。食療方之一:玫瑰花糕1、主要配方:糯米粉...
2025-11-17
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故事
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故事
關于西湖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像“斷橋殘雪”中的斷橋,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和許仙邂逅之處。傳說,有一條白蛇修煉了一千年,終于修成人形,化為美麗端莊的白娘子,另一條青蛇修煉了五百年,也化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們二人結伴來到西湖遊玩,當她們來到斷橋時,...
2025-11-17
立春吃什麼 立春時節養生藥膳
立春吃什麼 立春時節養生藥膳
立春吃什麼立春之後羊肉不宜多吃春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惡抑郁而喜調達。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立春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着眼于一個“生”字。按...
2025-11-17
李時珍的傳說故事
李時珍的傳說故事
傳說,李時珍剛開始行醫時,出過一次很大的差錯,還差點鬧出人命來。有一天,有一個病人,高燒不出汗,頭痛得厲害,請李時珍去診斷。李時珍趕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飲,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脈看病。他診斷病人患的是傷風病,首先應該發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藥抓回來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後裹緊被子睡一覺,出出汗,病就會減...
2025-11-1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