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經典的說法,在過去的一千年開始之時,世界正處于所謂“黑暗的中世紀”,與後來發生的“文藝複興”相比,它恰似黎明前的黑暗時期。
在西方社會中,從亞裡士多德到弗洛伊德,性的生殖與快樂兩方面自始至終存在着一種緊張關系。在當今世界,有着三種最主要的性觀念和性規範:以生殖為主;以人際關系為主;以娛樂為主。
按照經典的說法,在過去的一千年開始之時,世界正處于所謂“黑暗的中世紀”,與後來發生的“文藝複興”相比,它恰似黎明前的黑暗時期。當然,這是一種過于西方中心主義的分析,從世界的其他地方看,情況似乎并非如此,例如,當時中國就處于一個毫無特殊之處的改朝換代過程中,沒有什麼黑暗與光明可以劃分。
在中世紀的西方,盛行着以基督教文化傳統為主的性規範,這種沉悶禁欲的性道德與古希臘以及古代東方國家自由散漫的性道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它的關于性是罪惡的觀念,對後者來說是相當陌生的。與古代和東方的性規範不同,基督教道德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 反對肉體快樂。它的主要關注在于,性的目的是為生殖繁衍還是為肉體快樂;為生殖的性活動被視為是正當的,是不可避免的;為快樂的性活動則被當作是不正當的,罪惡的,應受懲罰的。基督教理想中的性行為僅有一種,那就是不包括快感在内的以生殖為唯一目的的異性性交。在西方社會中,從亞裡士多德到弗洛伊德,性的生殖與快樂兩方面自始至終存在着一種緊張關系。
西方性規範的改變遲至十六世紀末期才發生。人們對性有了新的看法:從性行為中順便獲得快樂不再是錯誤的,隻有那種以快樂為性活動唯一目的的性行為才是有罪的。當時,關于性的話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宗教的,另一個是醫學的。教會認為性屬于道德範疇,醫生則為宗教的話語提供“科學依據”。直到十八世紀,醫生還認為手淫對健康有害。随後的精神分析理論,雖然對解除人們的性壓抑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它所發明的一套關于性變态的話語又造成了新的壓抑。在宗教的權威之外,世俗的權威也增加了人們對性的恐怖心理。據考證,在現代早期,人們的性交一般隻持續幾分鐘;大多數人沒聽說過性交準備動作;隻采用男上女下的體位;女人很少享受到性快感;女人對性快感的需求受到懷孕和生育時可能死亡的威脅;男女雙重标準盛行:男人的婚外性活動
(實習編輯:徐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