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5月14日專電(記者黎昌政)我國每年有近100萬缺陷兒出生,這些孩子一部分在出生後死亡,一部分終生殘疾,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巨大精神壓力。專家呼籲,積極推進出生缺陷幹預措施落實,盡最大可能減少出生缺陷發生。
14日湖北舉辦的“健康寶寶、幸福家庭--預防出生缺陷
宣傳活動”新聞通氣會上,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李倬珍說,盡管出生缺陷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實施幹預措施可大幅減少出生缺陷發生,有數據表明,通過産前檢查,約80%的出生缺陷可以避免。
發生出生缺陷的常見原因是:在嚴重缺碘地區,碘營養不良兒童的智商明顯低于正常值;部分地區食物中葉酸缺乏造成神經管畸形高發;孕婦貧血、營養不良、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感染病毒、胎兒宮内缺氧及遺傳因素都可能造成胎兒大腦損傷、宮内發育遲緩和胎兒畸形。
李倬珍說,20-25歲結婚生的孩子出生缺陷最低,35歲以後高齡孕婦生孩子出生缺陷明顯上升。凡夫妻年齡超過35歲,生過先天缺陷的孩子、反複流産、家中有遺傳病史或精神障礙史、夫妻間有血緣關系的高危人群,是重點篩查人群,需到具有産前診斷資質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産前診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