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
又是一季成長時,
從幼兒園到小學,
很多小朋友換量一個新身份
——小學生。
小秋學長今天給大家帶量一份小學生活指南來啦,讓小朋友快速的适應小學的生活。
一、激發孩子的入學興趣,開一個“家庭座談會”。
開一個家庭座談會,告訴小朋友已經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而是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小學生。認真的與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流,讓小朋友覺得長大了,是小學生了,要以小學生的樣子來要求自己。幫助孩子找到自我的身份,激發孩子做小學生的光榮感、自豪感。
我們可以開一個小小的開學儀式,慶祝一番。因為這樣的一個小聚會,會讓小朋友終生難忘,這是一次身份的轉換。我們可以跟過生日那樣,買一個蛋糕,請上幾個親朋好友見證一下。一起切蛋糕,分享這份喜悅。讓小朋友也感覺到那份驕傲、自豪。當然,我們不是為了慶祝而慶祝。在這個開學儀式中,我們應該引導小朋友,身份的轉換也意味着小朋友跟幼兒園劃分了界限,自此邁入小學生活了。家長在這個儀式中可以送上祝福的話、鼓勵的話,一本好書,一隻鉛筆、一個書包都是最好的禮物。
二、鍛煉孩子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經曆的事情很少,在他們的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抗壓能力沒有很好的得到鍛煉,如果發生了挫折和坎坷,就會感到崩潰,覺得生活變得不再完美。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小就得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學着做。上小學後,許多的事情不能去代勞。生活小事諸如系鞋帶、系扣子,穿衣等。學習上的事情也上要小朋友自己去完成,比如:收交作業、課前課後學習用品的收拾,書包的整理。趁着現在還沒有開學,可以在家中多多教一下小朋友。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調整作息時間,擺脫幼兒園的束縛。
為了讓小朋友輕松适應小學生活,家長應該循序漸進提前調整小朋友的生活作息習慣,遠離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小朋友适應小學生活的作息時間。家長前一天晚上要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引導孩子早點入睡,使孩子早上能自然醒來。
家庭的作息時間應努力與學校相一緻,在飲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也要作适當調整。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個人衛生,并要按小學的作息要求,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大人的作息時間也盡量早一點,和孩子保持同步。這樣才能擺脫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束縛。
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标出平時和周末的作息。把時間表挂在牆上,讓孩子時刻可以看到。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不要輕易打亂時間表,讓孩子逐漸養成時間觀念和按時作息的習慣。
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1. 入校禮儀。見到老師和同學微笑待人,主動問好。
2. 上課禮儀。預備鈴響,做好準備。上課坐姿端正,舉手發言。
3. 文明禮儀。注意儀容儀表,講究個人衛生。課間文明休息,不奔跑,站隊做到快、靜、齊。
4. 放學禮儀。放學鈴響,整理書包,快速排隊,禮貌告别,安全回家。
五、準備好防疫包、姓名貼布
1、口罩、免洗洗手液、濕巾、衛生紙裝在一起,做好個人防護,安全度過每一天。
2、提前準備好姓名貼布,縫在書包、校服、桌布、筆袋上,做好标記不丢失。
六、了解小學的生活要求培養課堂行為習慣。
1、知道排隊進校門、上廁所、洗手、喝水、扔垃圾、做操、取奶、進教室。上課、下課、做操、放學聽鈴聲。
2、認識各科目書本、做好課前準備、學會課堂口令、坐姿訓練、舉手禮儀、發言訓練、明白上課不喝水、不下座位、不交頭接耳、不影響他人。
七、養成六個習慣。
1.養成正确的讀寫姿勢。
2.愛護學習、生活用品的習慣。。
3.愛想愛問,勇于質疑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4.認真傾聽,勇于表達的習慣。
5.每天閱讀的習慣。
6.每天堅持體育鍛煉。
小秋學長的小學生活指南就到這裡結束啦,喜歡的家長可以點贊分享一下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