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
更新时间:2024-05-02 05:05:39

本文轉載自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

最近上海朋友的生活煩惱,全國人民都有所耳聞。

除了工作炒股之外,他們日常操心的事情又多了一件——垃圾分類。

7月1日起,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将全面實施,要求上海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雖然現在條例還沒有正式啟用,但嚴峻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

垃圾分類考試大綱

盡管根據這張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的官方“考試大綱”,垃圾分類的難度尚未超出人類的日常認知範疇(畢竟瓶子紙闆能賣錢、電池有毒不能亂扔,大家心裡還是有點數的),但是當人們真正站在幹濕垃圾的分叉路口,很多迷思還是油然而生——

尿不濕是幹垃圾還是濕垃圾?

粽子和粽子葉子分别算幹垃圾還是濕垃圾?

包着狗屎的報紙要怎麼處理?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2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3

在裡面沒“夾心兒”的垃圾面前,幹濕分類也再次讓人懷疑人生。

根據上海市垃圾分類小程序提供的信息,同樣是骨頭,豬骨頭屬于幹垃圾,雞骨頭屬于濕垃圾;同樣是水産,蛤蜊殼屬于幹垃圾,小龍蝦屬于濕垃圾……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4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5

為了更直觀地解讀“考試大綱”,不給居委會阿姨添麻煩,上海人甚至搞出了佩琦版垃圾分類指南:豬可以吃的是濕垃圾,豬不樂意吃的是幹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賣了可以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6

好不容易弄清了垃圾們的歸宿,到了真正下手處理的時候,更多問題來了——

要處理冰箱裡一罐發黴的老幹媽,要先把過期的醬倒出來扔進濕垃圾,再把瓶子瓶蓋洗幹淨放進回收垃圾,别忘了把瓶蓋裡的橡膠密封圈摳出來扔進幹垃圾。

要扔掉一杯沒喝完的奶茶,需要先把奶茶倒掉,再把珍珠果肉扔進濕垃圾,奶茶瓶子扔進幹垃圾。

沒吃完的外賣同理。

于是,在上海小區内的垃圾桶邊你總能看到幾個猶猶豫豫無所适從的居民。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弟弟妹妹,全部加入一場沒有年齡優勢也不分學曆高低的無差别垃圾大讨論。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7

圖源:脊梁in上海

随着7月1日的臨近,上海街頭的公共垃圾桶越來越少,很多外賣也不再附送一次性餐具,越來越多的人試圖以“少生産垃圾”的方式躲避垃圾分類。

但其實隻要了解了分類之後的垃圾都去了哪、怎樣處理,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就會進入一個新境界,從分類學渣一躍邁入清華北大。

垃圾到底怎麼分?

之前上海朋友紛紛轉發的“小龍蝦身後事處理”曾經讓很多人縮回了伸向美味龍蝦的手。在這張圖裡,一隻普通的小龍蝦要被肢解成若幹部分進行分類,吃完一頓小龍蝦可能得再次重複拆蝦殼流程,吃得多煩惱更多。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8

然而,這種說法完全是以訛傳訛!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9

6月14日,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回應稱,上海市民可以放心吃小龍蝦,因為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全部屬于濕垃圾。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0

除了小龍蝦,和小龍蝦類似的水産及其加工食品(魚、魚鱗、蝦、蝦殼、蟹、蟹殼)也都屬于濕垃圾。

但如果僅把濕垃圾單純理解為“吃剩下的垃圾”,似乎也無法解釋很多特例。蛤蜊殼、粽子葉、豬棒骨等廚房垃圾,雖然表面也是濕的,但卻是如假包換的幹垃圾。

這種迷之分類法,和濕垃圾的末端處理步驟有關。在抵達垃圾處理場後,濕垃圾會先被送進半濕物料粉碎機切碎,幹垃圾貝殼、大豬骨等硬邦邦的廚餘垃圾會卡鈍粉碎機的刀片。同屬幹垃圾的粽子葉玉米皮這類揪都揪不斷的長纖維條狀垃圾也很難切割,甚至可能纏繞刀片降低粉碎效率。此外,這些垃圾就算丢進發酵池,也沒那麼容易腐爛溶解。

這麼想想,佩琦分類法還是挺智慧的。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1

一種半濕物料粉碎機内部

總結一句,豬能咬得動的(粉碎機能切碎的)、在家裡放三天就會有味兒的,屬于濕垃圾,其他無法回收的生活廢棄物都屬于幹垃圾。

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還安慰大家,垃圾分類系統有一定容差率,大家不必過分緊張。“在垃圾分類的初期階段,大家隻要大緻地判斷出是屬于濕垃圾或者幹垃圾,即使有個别誤投,我們也是可以承受的。”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表示。當然,包着狗屎的報紙,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還是建議帶回家沖進馬桶裡。

最後給大家出一道課後題:按照以上标準,瓜子皮和桃核屬于幹垃圾還是濕垃圾?

垃圾分類後去了哪?

千辛萬苦分好類的垃圾,最後有沒有各得其所?這恐怕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總體來講,垃圾最後的歸宿有兩個——無害化和再利用

分類後的有害垃圾會被送至廢危垃圾處理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部分無法利用的幹垃圾會被熱解焚燒。而大家丢掉的小龍蝦和珍珠奶茶會進入發酵堆肥程序進行再利用,屬于可回收垃圾的玻璃、金屬、塑料、紙張、織物等廢棄物也會被送至回收企業的處理廠。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2

在上海,70% 以上的生活垃圾都運到了位于浦東的老港垃圾處理場。

市民分好垃圾後,幹濕垃圾會分别由幹濕垃圾車運送至垃圾中轉基地,在這裡,工作人員會對垃圾進行最後的檢查,然後分幹濕推入指定的卸料池中。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3

接着,幹濕垃圾會被一個大鐵錠子壓縮成塊,裝進特制的集裝箱,再被運送到碼頭準備裝船運往老港垃圾處理場。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4

之後,濕垃圾會被攪碎做堆肥,幹垃圾則會被送去焚燒。

根據上海政務官方網站提供的信息,在幹濕垃圾處理過程中,幾乎不會産生二次污染。通過控制焚燒爐溫度和進氣量,廢氣的排量能得到有效控制;飛灰在場内穩定化處理達标後移至老港危廢填埋場處理;滲瀝液于場内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标納管排放。

垃圾分類,麻煩但必要

上海每天産生的垃圾總量驚人。

據統計,上海市每人每天産生的垃圾量約為 1.2 公斤,整個城市産生的生活垃圾總量将近 2 萬噸。如果不對垃圾進行壓縮粉碎處理,每 15 天上海産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出一棟 421 米高的金茂大廈。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5

不僅是上海,幾乎所有巨型都市都面臨着垃圾處理難的問題。

自 19 世紀以來,垃圾處理一直是紐約市最重要的公共生活議題,然而由于人口流動性大、生活方式奢侈、私人垃圾處理公司與紐約市政公共衛生局相互競争推诿,紐約的垃圾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如今美國最大的港口紐約港曾一度堆滿了垃圾,連船隻都無法停靠。

在 1970 年市議會通過《空氣清潔法》後,連焚燒垃圾這條路也被堵死,紐約市産生的垃圾隻能被運往附近的垃圾填埋場,堆滿了紐約周邊再往新澤西堆,紐約已經成了一個不停輸出垃圾的怪物城市。據估算,紐約目前最依賴的斯塔騰島垃圾填埋場将在近幾年内填滿,今後要想在寸土寸金的紐約再找到一處較大規模的垃圾填埋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6

我忍不住和曼哈頓的垃圾合影

此外,容易變質的濕垃圾與幹垃圾混合,讓清潔人員身心承受了過大的負擔,甚至讓“垃圾人”成為被社會歧視的對象。1981 年,紐約清潔工曾因為工作環境差、薪資低發起了 17 天的罷工,紐約有 10 萬噸垃圾無人處理,飯店的廚餘垃圾隻好堆在樓頂。

而源頭垃圾分揀,不僅能減少到處亂流的湯湯水水,讓清潔人員工作的工作環境更好,也能分攤很多分揀成本。

垃圾分類五個小常識(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17

相比之下,日本的清潔工要幸福很多

垃圾分類對于垃圾的末端處理也至關重要。幹濕垃圾混合處理,會造成很大危害。

比如說,濕垃圾焚燒熱值很低,容易因為焚燒不完全而産生有毒氣體二噁英,加大無害化處理的難度;而不可燃的玻璃在焚燒後會軟化附着在爐壁上,影響焚燒效率,垃圾場不得不經常停止工作清理爐壁。

隻有當我們認真審視垃圾時,才會發現,人類竟然如此擅長生産垃圾。餐巾紙、塑料袋、快遞盒、牙線……垃圾每天都在積累,為了繼續即用即抛的方便現代生活,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和它們和平共處的辦法。

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了那一點點可回收物和垃圾焚燒廠産生的電量,更是為了我們不要走垃圾越堆越遠、越丢越貴、擔心地下水被滲液污染的老路。

圖片來源:pixabay

内容已獲獨家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

來源:PingWest品玩

編輯:Major Tom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标題即可查看 ↓

1. 我家在地震帶上,你家呢?

2. 自然常數e到底自然在哪?

3. 華為的5G技術,源于這種數學方法

4. 為什麼在跑道上要沿逆時針方向跑步?| No.155

5. 蒼蠅落在食物上會發生什麼?讓我們說的仔細一點

6. 仙童傳奇

7. 90後學術論文緻謝自救指南

8. 你看的每一篇Nature論文,都是這樣出爐的!

9. 硬核預警:量子力學的九種形式

10. 為什麼手指能滑動手機屏幕,手指甲卻不能?| No.156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