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常吃的西瓜子是西瓜裡的籽嗎
常吃的西瓜子是西瓜裡的籽嗎
更新时间:2025-08-04 12:01:27

最早記載西瓜子可食的是元代《王祯農書》:“(西瓜)其子爆幹取仁,用薦茶易得。”

在明清兩代,嗑瓜子的習俗傳入了宮廷,明代《酌中志》中記載了明神宗朱翊鈞“好用鮮西瓜種,微加鹽焙用之”。

藝術源于生活,《紅樓夢》裡,“黛玉磕着瓜子兒,隻管抿着嘴兒笑”。

我們日常吃的西瓜裡的籽也可以做成西瓜子,但是個頭太小,因此市面上産的西瓜子通常來自特殊的西瓜品種--打瓜。

常吃的西瓜子是西瓜裡的籽嗎(我們常吃的西瓜子)1

打瓜,也稱籽瓜,所産瓜子,黑邊白心,顆粒飽滿,片形較大,故國際市場上有“蘭州黑瓜子”或“蘭州大闆瓜子”之稱。秋季,籽瓜成熟後,将瓜用拳頭打破,食肉取子,用水洗淨,曬幹,即可應市。

常吃的西瓜子是西瓜裡的籽嗎(我們常吃的西瓜子)2

西瓜子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對咳嗽痰多和咯血等症有輔助療效。它富含油脂,有健胃、通便的作用,沒有食欲或便秘時不妨食用一些西瓜子之類的種仁。而且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并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是适合高血壓病人的小吃。總之,在功效作用方面,西瓜子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并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因此高血壓病人可以常食;西瓜子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對咳嗽痰多和咯血等症有輔助功效;西瓜子富含油脂,有健胃、通便的

常吃的西瓜子是西瓜裡的籽嗎(我們常吃的西瓜子)3

但是。我們在食用時也有幾點重要事項:

1. 食用以原味為佳,添加各種味料做成的瓜子不宜多吃;鹹瓜子吃得太多會傷腎;

2. 長時間不停地嗑瓜子會傷津液,導緻口幹舌燥,甚至磨破、生瘡;

3.西瓜子殼較硬,嗑得太多對牙齒不利。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五年級數學簡便運算題20道有答案(五年級數學簡便運算方法)
五年級數學簡便運算題20道有答案(五年級數學簡便運算方法)
     在孩子的小學數學中,數學的學習,基本内容包含:對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圖形的認識以及運算,還有就是對數的應用,這幾個部分,但是在從1年級到6年級一直學習的一項内容,而且貫穿始終的,那就是簡便運算。   在整數範圍、小數範圍、分數範圍内都會作為一個内容重複出現,而這個内容也正是小學數學中的一個難點。   一、提取公因式   這個方法實際上是運用了乘法分...
2025-08-04
剪映教學新手入門從零開始(小白學剪映剪映入門學習)
剪映教學新手入門從零開始(小白學剪映剪映入門學習)
  #初學剪輯# #小白學習自媒體##剪映入門#各位友友們好!我寫這個微頭條也是希望更多的新手小白容易上手,其實這個剪輯軟件并不難學習。主要是學會使用之後的運用技巧和創作玩法。同樣的功能可以不同精彩效果的作品,有些可以疊加,有些可以組合,有些可以調換順序等,主要看個人的創意思維。   廢話不多說,下面直接上圖。   1、創作按鍵      大家打開剪映...
2025-08-04
海王傑森莫瑪腹肌消失了(發福的海王傑森)
海王傑森莫瑪腹肌消失了(發福的海王傑森)
  提起傑森·莫瑪,人們都會想起他飾演的《海王》和《馬王》角色,魁梧強壯的身材讓人過目不忘。對于傑森·莫瑪而言,保持身材既是職業要求,也是他稱霸好萊塢的利器,因為這些“肌肉男”的角色,要求他保持超級英雄般的體格,好身材除了要在健身房刻苦訓練,還需要适當的飲食,才能做到這一點。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有些“發福”的傑森·莫瑪,透露了他在拍攝《FAST ...
2025-08-04
越巫自取滅亡的原因(先秦典籍中的火葬探析
越巫自取滅亡的原因(先秦典籍中的火葬探析
  先秦典籍中的火葬探析   姚海濤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青島 266106)   摘要:火葬習俗古已有之。先秦典籍中保留了有關火葬的大量文本證據。大體言之,《周易》中的離卦與火葬有着密切關系,作為刑法處罰方式而存在,主要指向不孝子這一群體。而《墨子》《呂氏春秋》《荀子》《列子》中記錄的火葬主要是作為氐、羌以及儀渠民族的喪葬形制。透過這些現象側面...
2025-08-04
人過四十後看淡簡單的生活(人到四十以後隻有)
人過四十後看淡簡單的生活(人到四十以後隻有)
     塵世間太多的情感,總是虛無缥缈,如水中之月,霧裡看花,追不到,摸不着,守不住,又放不下。   深陷紅塵的我們,常常會迷失在塵世之中,行色匆匆的專注趕路,卻忘了自己,也忘了看看沿途的風景。   一晃,已過而立之年,步入了不惑之年,此時,沉穩,從容才是大境界。   俗話說:四十不惑。過了四十,哪些事情應該堅持,哪些事情應該扔掉,心裡應該有數了。   人...
2025-08-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