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周國平老子
周國平老子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9:51

作者:李之柔

周國平老子(李之柔老子系列)1

“老子”一詞有兩個讀音。

“子”讀輕聲時,最常見的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父親,據宋代陸遊的《老學庵筆記》,“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可見這樣的稱呼在民間由來已久;二是自稱,比如唐代張說的《同劉給事城南宴集》中有這麼幾句:“老子叨專席,歡邀隔缙紳。此中情不淺,遙寄賞心人。”這裡的“老子”是自稱,并非充大輩兒。更有名的是蘇東坡的《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鹭,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輕吟至此,蘇先生呼之欲出。

“子”讀三聲時,最常見也是兩個含義,一是指古代哲學家老子,二是指流傳至今的《道德經》。

現實中,一般問“是誰”,大都是指人,而且希望得到的答案不僅僅是姓名,至少還希望了解他大緻的年齡、背景、經曆,以及和自己有沒有關系等。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做兒女的能不能說清楚自家老子(指父親)的年齡、背景和經曆?能不能說清楚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能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訴别人——我(指自己)是誰?更何況本文準備說的是一位距今兩千五百多年的古人,太遙遠了吧?老子是誰?和我們有關系嗎?有什麼關系?

當然有關系。自家的老子,和我們有血緣的關系;古代的老子,和我們有文化基因的關系,對我們的影響會更深遠,甚至還影響到著名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是不是覺得我的話“玄之又玄”?——嗯,這四個字也出自老子。

對老子生平正史的記錄并不多,距老子生活年代最近、最具權威性的是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隻是這裡面與老子相關的部分,把小道消息也算上,不足五百字,說是列傳,倒更像是個簡曆,比簡曆還“簡”,還摻雜着“八卦”。司馬遷在開篇寫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學界大多認為楚苦縣在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東,“周守藏室之史”屬于管理藏書的公務員。介紹完姓名、籍貫、職業、職務,司馬遷寫了老子的社會交往,孔子曾向老子問禮,這位“世家人物”(《史記》中有《孔子世家》)給予他高度的評價。而後三言兩語,基本就算寫完老子的一生了:“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隐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看到周朝衰敗,老子辭職不幹了。出關時,被“粉絲”尹喜留下,催生出一部五千字的道德文章。五千字中不重複的字有八九百,重複的字有四千多,他居然還能分個上下篇——換作當下,估計評個學位、職稱啥的,連字數上都不達标。

再接下來,司馬遷記錄了老子的子孫,強調老子有後,不過并沒有寫老子的“老子”是誰?也許在太史公眼裡,人非犬馬,不必攀附血統名貴;有趣的是,他還記錄了當時的八卦說法:“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換成現在的話就是“有的人說……有的人說……”結果到了近現代,就真的有人說了:這個司馬遷心裡沒譜,傳記也不靠譜。我倒是以為,“有的人”可能忽視了《史記》寫作中的文學技巧,一味腦洞大開,“或曰”“大膽質疑”,但在沒有“小心求證”的情況下就下結論,未免有失嚴謹。

讀過司馬遷為老子寫的傳記,是否依然感覺“老子是誰”有些模糊?他都沒說得特别清楚,我們清楚地知道這些重要嗎?無論是古代的老子,還是有血緣關系的老子,抑或把“老子”作自稱理解,知道“我是誰”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自知者明”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老子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被司馬遷寫入《史記》,被《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禮記》、《淮南子》等典籍記載,被黑格爾、尼采、海德格爾、雅斯貝斯等西方哲學家推崇,不是因為他當過朝廷的公務員,不是因為有聖人給他點贊,也不是因為他有“粉絲”追捧……是因為他留下一篇五千字的千古經典,他的作品成就了他是誰。因此,要十分清楚地知道“老子是誰”,就要從他的作品裡去找答案。人生的意義從來都不是與時俱來的,這才是我們追問“老子是誰”的意義所在。(李之柔 2019年1月7日《北京晚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馬齒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野菜
馬齒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野菜
中草藥大多數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植物,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小草,能夠解毒,去濕,通便,治療痔瘡便血,瘡瘍腫毒,還有很好的去下焦濕熱的作用,不了解的朋友别急,我們看一下長相。還看不出來的朋友别着急,再看一下這張照片。是不是很熟悉呢?不...
2025-11-28
鄭州歡樂園什麼時候改造
鄭州歡樂園什麼時候改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鄭州世紀歡樂園要關閉了?4月13日上午,有市民發現,鄭州市世紀歡樂園景區門口被貼上了“限期搬離(清場)通知書”。該通知書稱,世紀遊樂園即将關閉改造為公共公園,不再對外承包經營。這份蓋有“鄭州市世紀歡樂園”紅章的通...
2025-11-28
自考專業要怎麼選擇
自考專業要怎麼選擇
報名自考大家都是怎麼選擇專業的呢報名自考在選專業要看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找工作還是為了考公亦或是職位晉升,要看崗位是否對學曆專業有要求,有要求的就需要報考對應的專業例如:媒體行業記者崗位需要新聞傳播學專業、護士崗位需要護理專業、律師崗位需要法...
2025-11-28
解鎖非遺文化魅力
解鎖非遺文化魅力
來源:澎湃新聞《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這些年來,反映傳統手工藝和古老民俗的紀錄片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影像的記錄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表達方式驟然鮮活,也給做影視人類學研究的學者提供了新的思路。6月7日,“...
2025-11-28
男子和女子去劃船遇到詭異事件
男子和女子去劃船遇到詭異事件
夜靜悄悄的。我獨自睡木闆床上,看着窗外,發呆。夜空晴朗,星星像死人的眼珠子亮着。突然,我發現一件詭異的事:窗玻璃上竟然有一道裂痕!我以為看錯了,急忙戴上深度近視眼鏡,沒錯!确實是一道裂痕,彎彎曲曲的,有七八厘米長,我的媽呀,像一條黑烏烏的蚯...
2025-11-2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