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原學到了什麼?在學習了緒論部分的内容後,我們緊接着開始下面的内容:馬克思主義哲學[呲牙],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從馬原學到了什麼?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從馬原學到了什麼
在學習了緒論部分的内容後,我們緊接着開始下面的内容:馬克思主義哲學[呲牙]
哲學的含義:是系統下、理論下的世界觀(怎麼看),方法論(怎麼做)的統一。
在這裡,世界觀是指對世界的看法和認知。世界又分為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客觀世界分為自然界(自然觀)和人類社會(曆史觀)。方法論就是用世界做指導去認識和改造世界。
哲學回答的問題:①世界的本原是什麼?★
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分别回答了:
- 對思維和存在何為第一性問題的回答
- 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的回答(可知論、不可知論)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在這裡對思維和存在二者進行理解:
②世界是怎樣存在的?
分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一般與個别,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分為:
在這裡我将02中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單獨拿出來詳細解說。
❶唯物主義三種形态(發展過程)★:
-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金木水火…)。隻是猜測,把物質歸結為實物。
-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原子)。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
-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客觀實在性)。物質是所有事物的共性。
1和2共同的缺陷都具有片面性。特點是具體、個性、個别、特殊。它們都是馬哲之前的唯物主義,有客觀存在性。
3的特點是抽象、共性、一般、普遍。它是馬哲唯物主義,有客觀實在性。
總的來說,唯物主義就是把世界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❷唯心主義:
- 主觀唯心主義:人的認識是主觀自身的。例子:“我思故我在”、“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經驗是世界的根源”、“相信意念移物”
- 客觀唯心主義:獨立于人和現實觀念之外的東西。例子:神、鬼、上帝、朱熹說的理、道家說的道、黑格爾的絕對理念、精神。
總的來說,唯心主義就是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意識。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以上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大框架的歸納,最後會附上本節框架圖。後續會對其中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進行一一梳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