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肘關節脫位複位方法有哪些呢
肘關節脫位複位方法有哪些呢
更新时间:2025-11-26 08:26:42

  肘關節脫位或許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少見,因為暴力行為或許過于激烈的運動,碰撞或是摔倒都會引起肘關節脫位,一般在肘關節脫位後一瞬間是不能運動的,但多數不會引起疼痛症狀,這是因為突然性駝背引發的疾病,那麼在肘關節脫位複位方法有哪些呢?如何對肘關節脫位采取急救措施呢?

  肘關節的運動,主要為屈伸。尺骨冠狀突較鷹嘴突小。因此對抗尺骨向後移動的能力要比對抗向前移動的能力差。

  在全身各關節脫位中,肘關節脫位最為多見。常見于青少年中,因受到間接暴力傷害所緻。例如突然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沿前臂向上傳遞,肱骨前下端受身體中力作用突破薄産的關節囊前壁,向前移動,導緻肘關節脫位。

  受傷後患者表現為肘關節腫脹、疼痛、畸形明顯,前臂縮短,肘關節周徑增粗,肘前方可摸到肱骨遠端,肘後可觸到尺骨鷹嘴,肘關節彈性固定于半伸位。

  急救措施:

  發生肘關節脫位時,如果跟前無救助者,傷員本人根據肘關節的傷情判斷是關節脫位,不要強行将處于半伸位的傷肢拉直,以免引起更大的損傷。可用健側手臂解開衣扣,将衣襟從下向上兜住傷肢前臂,系在領口上,使傷肢肘關節呈半屈曲位固定在前胸部,再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如果有人救助,若救助人員對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斷關節脫位是否合并骨折時,不要輕易實施肘關節脫位的的法複位,以防損傷血管和神經,可用三角巾将傷員的傷肢呈半曲位懸吊固定在前胸部,送往醫院即可。

  肘關節脫位手法複位:畫員呈坐位,助手握住上臂作對抗牽引。治療者一手握患者腕部,向原有畸形方向持續牽引,另一隻手手掌自肘前方向肱骨下端向後推壓,其餘四指在肘後将鷹嘴突向前提拉,即可使肘關節複位。

  複位後将肘關節屈曲90度,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或用長石膏托固定。2~3周後去除外固定,輔以積極的功能鍛煉,以恢複肘關節的功能。

  發生肘關節脫位以後,要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首先要用衣服将胳膊包住,不要讓胳膊活動,這是最基本的急救方法,同時要注意的是肘關節脫位複位方法,避免會給關節帶來危害,在肘關節複位後關節,在複位後要用三角巾吊在胸前,不要采取過于激烈運動。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