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桃樹嫁接最好是幾月份
桃樹嫁接最好是幾月份
更新时间:2025-07-05 23:04:15

随着水蜜桃、黃桃、油桃等桃子在市場上的大受歡迎,不少農村開始投入桃樹種植項目。桃樹種植通常有播種、嫁接、扡插和壓條這四種方法來進行繁殖,但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嫁接了。那麼,桃樹怎麼嫁接好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桃樹嫁接最好是幾月份(桃樹幾月份嫁接最好)1

一、嫁接時間

桃樹其實一年四季均能進行嫁接,但一般果農都喜歡春夏兩季嫁接,此時期嫁接成活率也更高些。春季嫁接時間最好是從2月中到4月下旬這段時間,此時成活率能達到95%以上;而夏季嫁接則是5月中到8月初這段時間,這時它的愈合能力也是不錯的,如果沒有嫁接成功,還可以進行二次嫁接;秋季一般是從7月底到9月底這段時間進行,而冬季一般是從11月初到來年的1月下旬這段時間。

桃樹嫁接最好是幾月份(桃樹幾月份嫁接最好)2

二、嫁接準備

首先是選擇砧木,因為并不是所有樹苗都可以用于嫁接桃樹,同時能嫁接桃樹的砧木也不是所有的成活率都高,所以我們要選擇最佳的砧木,一般生長健壯、無病蟲害,不同品種的桃樹苗嫁接最好。

其次是選擇接穗,最好是一年生、健壯、沒有病蟲害、抗性強的優良品種的桃樹枝條。準備好後将砧木和接穗的切面繼續處理,并保持水分。

最後還要準備塑料薄膜,這是最常用的嫁接工具。

桃樹嫁接最好是幾月份(桃樹幾月份嫁接最好)3

三、嫁接方法

桃樹的嫁接方法很多,通常砧木和接穗的大小不同,所采取的嫁接方法也是有區别的,其中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有芽接法和枝接法,而芽接法包括T字形芽接法和嵌接法着兩種,枝接法包括劈接法和腹接法。

在嫁接的過程中,我們要控制好嫁接的深度,同時還要使砧木和接穗相吻合,這樣才能加強嫁接的愈合能力,從而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将砧木和接穗嫁接好之後,需要用塑料薄膜進行綁束,這樣可以避免砧木和接穗受空氣和水分的影響,而降低愈合能力,導緻嫁接失敗。

桃樹嫁接最好是幾月份(桃樹幾月份嫁接最好)4

四、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如果是嫁接成活,一般15天左右就會長出新芽,在這個時間段内,一定要耐心等待,仔細觀察苗木生長情況,并且及時将芽苗抹除,以促使營養集中,接芽旺長。之後等到90天後,這時基本表明桃樹嫁接成功了,需要把綁縛的塑料薄膜揭開,等到生長一段時間後,進行适當追肥和病蟲防治即可。

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的種植知識,歡迎點擊關注“南皇陽農業”!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除夕的風俗是什麼
除夕的風俗是什麼
除夕的風俗是什麼?年夜飯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阖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魚”和“...
2025-07-05
元宵節為什麼叫湯圓節
元宵節為什麼叫湯圓節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湯圓雖然好吃,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還有什麼習俗?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曆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
2025-07-05
歇後語的由來
歇後語的由來
歇後語的由來?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歇後語的由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
2025-07-05
端午節是農曆的哪一天
端午節是農曆的哪一天
端午節是農曆的哪一天?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
2025-07-05
甯陽民俗文化
甯陽民俗文化
甯陽民俗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煙産生一種民俗——民俗往往是曆史文化的積澱,雖然不盡科學,卻有它存在的土壤所謂“入國問禁,入鄉随俗”,了解一些民俗的禁忌,才能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尴尬,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甯陽民俗文化?下面内容希望...
2025-07-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