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治療婦科病的主要針灸穴位
治療婦科病的主要針灸穴位
更新时间:2025-08-27 07:39:53

有一本中醫老雜志書上說用點燃的蠟燭滴下的蠟燭油治療婦科疾病很管用,因為方法簡單就我立即試了試,不出幾天果然見到效果了。

本人多年來一直白帶較多,顔色偏黃,而且還經常腰酸背痛。現在這些症狀都沒了,内褲一天下來幹淨得都可以不用換。才花了幾天的功夫,太開心了。今天把具體方法拿來與大家分享。以下是書上内容的轉帖。

自檢方法位于手心根部的“足跟點”穴位也就是足跟穴(見下圖),用鈍的小錐體如鑰匙,點壓此穴,與其他穴位相比,若無痛感,可以确定為健康,沒有婦科病。

治療婦科病的主要針灸穴位(治療婦科病的奇穴)1

婦女平時若帶多、色黃,而且有異常氣味,陰部内外奇癢或有刺痛感,在手上“足跟點”穴位點壓檢查時,該穴位會有疼痛感,症狀輕的,點壓穴位痛感就輕;症狀嚴重的,點壓穴位的痛感就強烈。

患有子宮肌瘤或囊腫的婦女,點壓此穴位時也有疼痛感,這是為什麼呢?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治療婦科病用針刺手心根部的“足跟點”穴位有效果,尤其是用古代留傳下來的“火針療法”。火針療效神速,但會刺傷穴位,所以不宜每天連續使用,而且患者不能自療。

手穴蠟療效果好--經多年經驗證實,手穴蠟療,效果優于針法。

第1次蠟灸時,患者自己把l~3滴燭油滴在手上“足跟點”穴位時會感到很痛,但痛感愈強,療效愈佳,而且痛感幾秒鐘後就會過去,一般人都能承受得了。提醒大家不要用市場流行的所謂的蠟泥、泥灸,這些東西發熱主要是裡面加了發熱劑——辣椒油,辣椒油發熱的效果沒有蠟燭産生的火熱效果好,辣椒油主要以刺激皮膚來發熱,而蠟燭是火産生的熱。

過一會兒,患者去掉手上的涼蠟,第2次蠟灸時穴位痛感就不會像第1次蠟灸時那麼強烈了。為什麼呢?因為第1次75℃~80℃的燭油滴在穴位上,已經把不通的經絡和血脈疏通了許多,同時通知了神經系統。因為經絡系統、血液系統與神經系統是人體不可分割、互相關聯的三位一體系統。

蠟療方法:患者每天上、下午在手上“足跟點”穴位用燭油滴3~5滴。以穴位為中心,任其自然擴大,可增至10多滴燭油,幾分鐘後取下涼蠟,再滴第2次。每天上午蠟療3次,下午蠟療3次。一般婦科病蠟療後第2天就會有好轉的感覺,堅持使用症狀一天比一天減輕,3~7天痊愈。

一位患者婚後多年未懷孕,經醫院檢查為子宮肌瘤。前年我教她用蠟灸手穴“足跟點”穴位自療,去年夏天來電話告知已懷孕。

以上隻做參考,請在醫師的指導下操作。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夏季中暑如何處理
夏季中暑如何處理
夏季中暑如何處理?夏天中暑首先要趕快離開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透風的環境下,最好是空調房,能夠加速皮膚的散熱沖而減輕症狀其次,要多喝水,補充水分,可以在水裡加點鹽或者口服補液鹽,能補充體内的電解質,糾正體内電解質的平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
2025-08-27
霍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霍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霍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石斛味甘寒,歸胃、腎經具有養胃生津,滋陰除熱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熱病傷陰導緻的口燥煩渴以反胃陰不足導緻的胃疼、食少幹嘔、大便幹、舌光無苔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霍斛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
2025-08-27
黑豆和黃豆能一起打豆漿嗎
黑豆和黃豆能一起打豆漿嗎
黑豆和黃豆能一起打豆漿嗎?黃豆和黑豆可以一起用來制作豆漿,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黑豆和黃豆能一起打豆漿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黑豆和黃豆能一起打豆漿嗎黃豆和黑豆可以一起用來制作豆漿。黃豆和黑豆都是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大豆...
2025-08-27
複星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排名第幾
複星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排名第幾
12月24日,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銀保信)發布2021年上半年保險服務質量指數。2021年上半年财産保險(車險業務)行業指數為85.14,人身保險(壽險、意外險、健康險業務)行業指數為86.14。這是國内首次由獨立第三方機...
2025-08-27
葛根粉功效和禁忌
葛根粉功效和禁忌
孕婦、低血糖患者慎食葛根根内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早在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就有“葛根湯”這一著名方劑...
2025-08-2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