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元宵節是幾月幾日
元宵節是幾月幾日
更新时间:2025-07-30 13:17:19

元宵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大家熟知的是看花燈,吃湯圓,猜燈謎等。

元宵節

“元”是伊始,初元,第一個,所以正月稱為元月;稱“夜”為“宵”,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它同時還有上元、元夕、元夜、燈夕等很多稱呼。

關于元宵節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人們的說法有很多,但追根溯源,都和一樣東西有關—— 燈,燈除了照明,還有其他用途。而且這些用途都跟元宵節的誕生有點關系。

傳說一:慶祝

最早關于元宵節的曆史事件應該是發生在西漢初年的“平呂”。

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死後呂後專政,扶植前少帝,後少帝。前少帝非親生,在位四年,被呂後廢殺;後少帝則在呂後死後,被群臣廢殺,并迎立漢文帝,恢複劉氏皇族正統。

文帝深感自己皇位和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不過這種說法并沒有史料支撐)

最關鍵的是在西周即開始宵禁,晚上不允許老百姓出門。但在元宵節這天,宵禁被臨時取消,這天成為男女相約,互相接觸的“合法”的日子,也有人稱這天為古代的情人節。

正月十五得以強大長存到今天,與宗教紀念日更加息息相關。

傳說二:祭祀

當時還沒有佛教西來,道教也還是散存于各類多神教,而“太一神”就是當時最重要的神祗,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由于祭祀是從晚上一直延續到第二天早上的,所以燈也要點通宵。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沿襲到道教,在推崇道教的唐代,元宵節也叫“上元節”,要舉行天官祭祀,加重了這個日子的文化意義。

傳說三:佛教

按照佛教的說法,它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會在每年正月十五這天,變成神去降妖伏魔,所以這一天被定為佛祖神變日,信徒們需要舉行燃燈法會來慶祝。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并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

正月十五“元宵節”因此深入民心,成為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之一,傳承至今天。

關于食物——湯圓

在唐朝時,人們還不吃元宵,當時的食物主要有兩種—— 油錘、面蠶。這兩種食物的原材料都有糯米,所以它們已經有點後來元宵的雛形。到了宋朝,人們又發明了一種在正月十五吃的食物,就是把糯米包上餡,再放到鍋裡煮。圓圓的糯米球,受熱後會逐漸浮出水面,于是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浮元子(這就是湯圓的前身)。後來這種食物流傳開來,在一些地方,它們被直接命名為元宵。所以,湯圓和元宵最初是一種東西。隻是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南北方在做法上分成了兩派,便逐漸成了兩種不同的食物。

元宵節是幾月幾日(元宵節的由來)1

元宵節是幾月幾日(元宵節的由來)2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農民豐收節和鄉村振興
農民豐收節和鄉村振興
農民豐收節和鄉村振興?來源: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經過三次審議,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鄉村振興促進法從此,我國促進鄉村振興有法可依了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鄉村振興促進法包括10...
2025-07-30
巧月是幾月
巧月是幾月
巧月是幾月?巧月是陽曆八月,農曆七月巧月:農曆七月七日是我國婦女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織女使她們心靈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巧月是幾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巧月是幾月巧月是陽曆八月,農曆七月。...
2025-07-30
大别山的别稱
大别山的别稱
大别山位于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呈東南往西北走向,長270千米,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大别山主峰是白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内。大别山名字由來據說大别山得名于李白,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别...
2025-07-30
中秋節的來曆簡寫20字
中秋節的來曆簡寫20字
#中秋挑戰賽#中秋節的來曆關于中秋節的來曆,大緻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别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
2025-07-30
人面桃花的故事是真的嗎
人面桃花的故事是真的嗎
相傳,唐朝詩人崔護進京應試。考完後感覺身心舒暢,決定不管考得好壞,先玩個痛快。于是跑到了長安城南遊玩,一路上風景美不勝收,崔護玩得不亦樂乎,自己都不知道走了多遠。這時候他感覺有點口渴了,忽見一村舍為桃花環繞,甚是美麗,遂敲門想讨碗水喝,門開...
2025-07-3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