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山西、河北、山東部分地區暴雨,四川盆地、黃淮、江淮等地高溫……近期,暴雨和高溫“唱主角”。7月11日至13日,一條新雨帶即将橫跨東西,影響我國西北地區東部至華北中南部等地。
此次過程影響哪些區域、帶來什麼影響、需要如何防範,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級工程師符嬌蘭為大家解讀。
01
一條橫跨東西的“雨帶”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報,7月11日至13日,西北地區東部、四川盆地北部、華北中南部、山東、内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區累計降雨量普遍有30~60毫米,其中,甘肅東部、四川盆地北部、陝西中北部和西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東北部、内蒙古東北部部分地區可達80~150毫米,局地可達180~220毫米。
此次降雨過程中,11日至12日主要影響甘肅、陝西、山西;13日主要影響四川盆地、山東、内蒙古東部、遼甯。
此外,16日前後,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還将自西向東有一次降雨過程。
符嬌蘭表示,受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擡以及西風帶短波槽共同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多切變線以及低渦活動,冷空氣與異常暖濕的西南氣流交彙于上述地區,導緻強降水的産生。
此前,華北、東北部分地區受今年第3号台風“暹芭”殘餘雲系北上影響,出現大到暴雨,此次“雨帶”覆蓋區域與台風影響區域有部分重疊。因此,符嬌蘭建議,山東北部等地要防範暴雨疊加效應。
6月下旬以來,北方地區多強降雨天氣,7月11日至13日的暴雨過程落區較前兩次(6月26日至28日、7月5日至7日)的過程位置偏西,甘肅、陝西、山西等地降雨更強,不排除極端性降水的可能,需要旱澇急轉。
02
要防範也要利用雨水資源
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多雨期,同時,高溫幹旱的影響也依然存在。因此,既要防範強降水可能帶來的内澇、中小河流洪水、農田漬澇以及地質災害影響,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資料緩解部分區域的幹旱和高溫,增加水庫蓄水。
符嬌蘭表示,受此次強降雨影響,黃河流域中遊子流域面雨量可達60至80毫米,汾河上遊可達80至100毫米。因此,中央氣象台提示,山西中北部、陝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局地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較高,山西中北部、陝西中北部、甘肅東部等地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建議相關部門加強防範和應對。
由于此前西北地區東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現高溫幹旱,此次過程将明顯緩解上述區域的幹旱和高溫形勢,同時,有利于田間管理和農業增墒。
符嬌蘭提示,目前正處于暑期出遊集中期,此次過程對交通出行、暑期旅遊等有不利影響,建議大家注意關注臨近天氣預報和滾動預報,根據天氣安排行程,同時,避免到山谷、河道等區域遊玩,确保安全出遊。
請關注
最新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合理安排出行
中國氣象局宣科中心(中國氣象報社)出品
作者:簡菊芳
來源: 中國氣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