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農曆8月15日是中秋佳節,是我國傳統中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節日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
農曆8月15日是中秋佳節,是我國傳統中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節日。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
8月15日又在中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當天,一輪圓月高懸天際,象征着團圓,因而中秋明又名團圓節。
每逢中秋節,人們必定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餅。相傳這一習俗始于唐代。唐高祖年間,大将軍李靖征讨匈奴得勝,正逢八月15這天凱旋,當時有經商的吐爾番人向唐朝皇帝憲祝捷。
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将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民間就有了中秋月餅的習俗。
另一種說法是,中秋吃月餅起源于元代末年的農民起義,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暴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想要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命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把八月十五起義的紙條藏在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8月15日晚上起義響應的主意。結果因為這條妙計,起義軍取得了抗元的勝利。為了紀念這件事,中秋吃月餅般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