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全年卻預虧,精研科技(300709.SZ)終究沒有躲過消費電子寒冬。遭遇客戶砍單、砍價之後,公司火速叫停募資擴産計劃。而精研科技此番遭遇重創,也受到了監管的關注。1月18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針對公司業績巨虧、募資計劃終止等方面提出問詢。
精研科技收關注函,截圖自公告
業績變動是否符合行業趨勢?
1月13日晚,精研科技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9億元-2.45億元,上年同期為1.9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2.2億元-2.78億元,上年同期為8593.74萬元。
然而,财報顯示,2022年1-9月精研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9.69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歸母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11.24%。在前三季度盈利的情況下,全年卻出現了巨額虧損。對于業績虧損,精研科技在業績預告中也進行了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終端客戶需求不及預期、部分客戶出現了砍單甚至項目取消的情況。
精研科技主要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和汽車領域大批量提供高複雜度、高精度、高強度、外觀精美的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産品。然而2022年以來,以手機和PC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經曆了幾乎一整年的銷量下滑,手機廠商紛紛開始向上遊供應鍊砍單。而精研科技2022年半年報顯示,其超9成營收來自消費電子領域,這似乎預示着難以躲過行業寒冬也是宿命。
钛媒體App注意到,精研科技可比上市公司包括長盈精密、東睦股份、立訊精密等。截至目前,僅東睦股份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度歸屬淨利潤為14500萬元到16500萬元,同比增加462%-539%。
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所屬行業發展趨勢、主營業務構成、生産經營狀況、毛利率水平、在手訂單等情況,說明第四季度業績同比、環比變動情況及變動原因,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異,相關影響因素是否具有持續性及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
據了解,精研科技根據客戶的訂單或生産計劃安排采購,實行“以産定采”的采購模式和“以銷定産”的生産模式。在前述采購模式和生産模式下,上下遊之間能夠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但是如果産品訂單、份額及價格不及預期,那麼大客戶依賴症的弊端也會充分暴露。不僅前期投入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電子消費領域相關産品叠代周期短,降價減值幾乎不可避免。據了解,精研科技拟對部分項目的專項設備、産品及原材料庫存計提資産減值準備2.70億元至2.97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準備1億元至1.2億元,固定資産減值準備1.70 億元1.77億元。
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客戶設計變更(包括客戶産品停止叠代和減産)、産品價格下降等導緻資産減值的主要原因,分類說明上述影響相關的存貨和固定資産具體情況。結合前述情況等說明本次存貨及固定資産減值計提迹象發生時點,計提是否及時,計提金額是否準确,是否存在過度計提情形。對比2022年與以前年度的客戶産品叠代和生産計劃、市場供需情況、産品價格和成本變動情況等,說明以前年度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火速叫停募資擴産計劃是否合理?
客戶砍單就像是一張被推到的多米諾牌,在發布業績預虧的公告之後,精研科技又緊急叫停了曆時近7個月,且已經獲批的募資擴産計劃。
精研科技募資擴産計劃詳情,截圖自公告
梳理公告,钛媒體App注意到精研科技原計劃募資5.94億元。其中,3.05億元用于新建高精密、高性能傳動系統組建生産項目;1.66億元用于MIM生産線智能化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1.2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彼時,精研科技認為消費電子行業作為MIM産業的主要運用領域,發展前景良好。近年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技術和産品創新的不斷深化,叠代周期持續縮短。而迅速變化的下遊市場,對上遊零部件供應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對于MIM零部件生産企業而言,通過材料的擴大應用,也有利于拓寬技術的應用領域,從主流的消費電子領域逐漸向汽車、醫療和航空等領域進行拓展。
由此可見,在遭遇砍單之前,精研科技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計劃通過募資擴産、提升産品質量和精度,在繼續深耕消費電子領域的同時向其他應用領域拓展。
然而消費電子剛剛度過難捱的一年,市場開始期待着消費電子行業能夠在2023年有所好轉。而根據IDC的預測,受疫情影響,經濟環境和消費者信心需要更長時間恢複。智能手機2023年上半年庫存壓力依然存在,預計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0.9%,降幅收窄;2024年有望迎來反彈。
钛媒體App注意到,2019年-2021年,精研科技消費電子業務的營收雖然連年上升,但是其營業成本上升的速度更快,毛利率已經連續下滑。前述報告期各期,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的毛利率分别為37.05%、27.42%、26.05%。一直倚重消費電子的精研科技到底何時能迎來春天還是未知。
此時終止募投項目,精研科技向其他領域拓展的規劃還能實行,何時此能開辟第二增長曲線?為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終止可轉債發行事項的原因及合理性,上述募投項目當前投資進展,是否繼續推進建設及拟投入資金來源,募投項目是否存在終止、推遲實施等重大變化,并結合公司戰略規劃、主營業務發展情況、現有産品結構的優劣勢、産能供應情況、投資計劃等分析終止發行可轉換公司債 券是否對公司經營和核心競争力存在重大不利影響。(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夏峰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