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之歌(一)
楊馨遠
“青春”是一個符号。
“青春”之詞在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裡有兩個解釋:一、青年時期;二、指青年人的年齡。何謂“青年”?同本詞典的解釋:指人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階段。如此說來,每個人的青春之期大概隻有十五年。這十五年,在人的一生中,猶如一名歌星。之所以稱為歌星,就是因為他(她)像天上的流星,璀璨,卻又短暫。
然而,對于每個人,青春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跳闆或是隻演一場獨幕劇的舞台。人的一生,有了這十五年,在我看來,足矣。因為,青春是純真的,純真就是美好,他對世界的認知和行為是真誠的,不像後來我們不得不讓自己越來越複雜。當我們不得不去随波逐流時,我們越來越懷念激情和純真的青春時期,那種純真的逝去,就成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和無奈。
每個時代,每個人的青春,是不一樣的。今天,人們更多是關心80後、90後,甚至00後。的确,每個時代、每個人物,都有許多被刻畫上時代符号的青春記憶。說實話,我的青春是“青澀”的,但我依然懷念那段屬于自己的青春影子和激情。雖然沒有仗劍走天涯之舉,也沒有一件可轟動的事情,但還是願重溫那段屬于自己的青春歲月。
我的青春期是1975至1985年。因為,1985年初我結婚了,白白提前五年結束了青春期。所以,我的青春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一
十五六歲時,我在做什麼?當然是在校讀書了。可那是1975、1976年,一個“讀書無用論”的年代,就可知大環境與自己的狀态了。幸好,我家是個世代書香的家庭,父母親都有文化,還是督促我學習的。
父親是1947年參加的革命,跟随解放軍的第一王牌軍43軍,從長白山打到五指山。戰争賦予他兩次一等功、三次三小功的榮譽。他更是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父親在縣知青辦工作,常年蹲在全縣最大的祖寺知青點。他在1975年時就做好了一個裝衣物的箱子,準備在我中學畢業後就送我當知青去。他說:越是管知青的,越要帶頭。那個年代,能有幾人這樣不利用手中私權的,尤“文革”新貴們,一同學悄悄告訴我,他畢業後就去“味精廠”工作。同學都知道他父親就是“文革”中造反派的幹将。
1976年,我幸虧是“非農業”的身份才得以繼續讀高中。此前,由于大環境,許多同學參加各種的“學馬列”小組,我則成了縣文化館的常客,把那時“開放”的幾百冊文學書籍看了個遍。那時文化館的書籍除了浩然的作品,就是《沸騰的群山》、《較量》等,由于和圖書管理員熟了,還借出尚未解禁的《暴風驟雨》、《呼蘭河傳》等。其實讀這些書并無目的,主要是愛好。其實我在三四年級時就讀了家藏的《歐陽海之歌》、《紅樓夢》、《水浒傳》等文學作品。因為讀文學作品,我差點被扣上傳播“封建階級思想”的帽子,那是初中時,父親買了套《紅樓夢》,豎排版,四冊。這套書是1974年經毛澤東主席批準印發的,發行面不廣。我借給高一年級的一同學,結果被駐校的工宣隊領導發現,被指為看黃色書籍,挖根到了我頭上,要不是父親和這個工宣隊領導一起下鄉蹲點工作過,我肯定會被點名批評的。
這年春節,是我們和父親過得最後一個節日。那天,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父親這才回憶了解放戰争時期他打仗的故事。那年父親“破例”的讓我給他磕頭拜年。我是從文學書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沖着父親雙膝一跪就是“當當當”的三個頭。父親笑了,告訴:拜年頭面北,還不能沖人。我想重來被制止了,說下年吧。以後,春節給父親磕頭的機會再也沒有了,因為正直剛強的父親于1976年7月19日病逝于天津醫院。原本幸福的家庭,此時面臨抉擇和重重困難:有人讓我們回天津原籍或去母親的老家湖南。母親權衡利弊,決定哪也不去。于是一個月僅給我們兄妹四人三十四元的撫恤費,合計每人八元伍角,并說這是國家規定的最高額了。其實當時撫恤标準是每人12元。
我母親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之一,她用微薄的工資,頂住經濟生活困難的壓力,撫育着我們兄妹成長。那時我上學還有個書包,弟弟們則是五十年代貧困人家的學生待遇了,書包是母親用布縫制的。那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肚子幾乎沒飽過。我是長子,家裡燒飯用的柴火我去割去筢。當我寫至此時,多年少有的淚水止不住的淌下。這不是委屈的淚水,而是“洗眼水”,它折射出我的母親為什麼是這個世界上最好最偉大的母親。
到了1978年上半年,由于地裡還沒有新生的柴草,加上要高考,我才靜下身心來學習。這段時間,我的饑腸餓肚常常得到幾位八方裴莊的同學照顧,這也是以後我為什麼總願意幫助他們辦些事的緣由(當然都是小事,我這多半生還沒有經曆什麼大事)。此時,由于還沉陷在喪父之痛中,我萌發了寫小說的念頭,小說主人公就是我的父親。大約寫了千餘字,發現同學們都在發奮學習了,我才放下寫小說的計劃,趕緊做高考的準備。
那年高考前,曾經有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看小說多了,又不知如何保養眼,遺憾的失去了去廊坊行署當機要員的機會。後來,徐愛生(後更名徐剛)同學先後走上了這個工作崗位,表現的非常優秀,得到了重用。
( 待續)
作者簡介
楊馨遠:1960年2月生于廣東海南島,祖籍天津,本科學曆,原河北省大城縣民政局行政區劃地名辦公室資深出版編輯。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河北省曆史文化研究發展促進會、河北省文史資料研究會、山西洪洞大槐樹文化研究中心會員,廊坊市作家協會理事。連續五屆聘為大城縣政協委員兼提案委、文史委委員。參加編纂《大城縣志》(副主編)、《大城縣文化藝術志》(副主編)、《大城縣文化志》(副主編)、《大城縣文學藝術志》(副主編)、《大城縣地名志》(副主編)、《大城地名志》(副主編)、《大城史話》(主編之一),《大城曆代文獻選編》(主編)、《大城曆代詩選》(副主編)、《大城人物志》(主編之一)等16部文史書籍工作。6次參加央視錄制節目活動。個人著有散文随筆《知馨集》(作家出版社)《菩提馨香》(團結出版社)、學術集《歲月有痕》(團結出版社)。2008年被中共大城縣委、縣政府授予“大城縣首屆十大文化名人”榮譽稱号,2014年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授予首屆“書香之家”榮譽稱号。
編者簡介
趙志忠,筆名趙剛,号國學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獻縣淮鎮人。作品發表于《詩刊》《中華詩詞》《中華辭賦》等。中國作家協會《詩刊·子曰詩社》社員,詩詞中國·中華詩詞網2017年度優秀通訊員,采風網2017年度十大新聞獎獲得者,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河北省采風學會會員,河北省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副秘書長,滄州市新聯會常務理事,滄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滄州驕子》編委,《詩眼看世界》創始人,采風網滄州站站長,政協獻縣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獻縣知聯會理事,獻縣新聯會副會長、秘書長,滄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