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過年為啥吃餃子的來曆
過年為啥吃餃子的來曆
更新时间:2025-11-16 08:28:32

過年為啥吃餃子的來曆?餃子是我國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種食品,在冬至和春節期間,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那麼你們想知道餃子的來曆嗎?餃子至今已有一兩千年的曆史了,而且與醫學有不解的因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過年為啥吃餃子的來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過年為啥吃餃子的來曆(餃子的來曆)1

過年為啥吃餃子的來曆

餃子是我國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種食品,在冬至和春節期間,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那麼你們想知道餃子的來曆嗎?餃子至今已有一兩千年的曆史了,而且與醫學有不解的因緣。

古時候,人們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以前将餃子包好,待到子時吃,因為這時正是正月初一的伊始,也是辭舊迎新之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财進寶”之意。另外,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餃子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軟的餃子皮,再以鮮肉、蘿蔔或韭菜、姜、蔥、蒜、香菜加鹽切碎,拌以佐料為餃子餡,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似耳,食品獨特,百食不厭。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衆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河南鄧州人,良醫名揚全國,口碑皆好,後朝廷封為長沙太守;因社會動亂,盜匪肆虐,戰亂紛飛,百姓有病難醫,張太守經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一生為官清廉,但不滿于當時東漢王朝的政治腐敗和官場黑暗,憤然告老還鄉。

當張仲景回鄉途經家鄉河南南陽白河岸邊時,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到鄧州老家,求醫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挂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鄧州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療傷。張仲景的藥湯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姜蔥蒜等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餃子”或扁食。從此鄉裡人與後人就模仿制作,以後漸漸形成習俗,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餃子,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1800多年的曆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做“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裡仍記挂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鄧州人止今把餃子稱作扁食,扁食在冬至這一天是家家戶戶的必有食品。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江蘇泰州溱湖
江蘇泰州溱湖
馬上就到清明小長假了,在江蘇泰州的姜堰區,每年的清明左右将會是當地每年最熱鬧的時候。因為每個清明時節的第二天都是當地的傳統節日“溱潼會船節”。溱潼會船可能很多外地的遊客對于溱潼會船節比較陌生,這裡我要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它起源于宋代,當時南宋...
2025-11-16
大年初四的風俗是什麼
大年初四的風俗是什麼
牛年大吉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年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心結,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中國傳統春節習俗--初四,都有哪些講究呢?一起來看↓↓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諸神由天...
2025-11-16
關于豬八戒的由來
關于豬八戒的由來
豬“八戒”,名字的由來熟悉西遊記的朋友們都知道,唐僧的二徒弟本體是豬,指豬為姓,觀音賜法名豬悟能,之後唐僧賜名八戒,隻因老豬在受觀音點化之後,吃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唐僧聽曉後就賜名八戒,那五葷三厭究竟是什麼呢?首先在道教文化中,崇尚清靜...
2025-11-16
風筝的來曆幼兒園
風筝的來曆幼兒園
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王鼎-【村居】風筝的發明,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是人類最早發明的飛行器,直到今天,飛行及航天行業仍在利用它的飛行原理。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斫...
2025-11-16
九大民族樂器
九大民族樂器
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當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刹那間,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文章來源古琴大講堂,
2025-11-1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