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愛吃嫩肉易惹病?6個飲食壞習慣損害健康
愛吃嫩肉易惹病?6個飲食壞習慣損害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03 20:13:14

  中國人對于飲食有着很高的要求,“色香味俱全”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但是過分的追求這些飲食上的細節卻不代表是健康飲食方式,因為這些習慣有可能是導緻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的重要因素。常見的飲食上的誤區有哪些呢?廣東人喜歡喝的老火靓湯真的營養豐富嗎?越來越精細的食物對健康更好嗎?一起來了解一下,抛開錯誤的飲食觀念。

  愛吃嫩肉易惹病?廣東人6個飲食習慣損健康

  1、吃肉追求滑嫩容易染病

  吃肉一味的追求滑嫩,将肉類、内髒的烹調時間縮短,隻烹調到7~8成熟,口感上是增加了,但是卻容易染上疾病。未徹底煮熟的肉類難以消化和吸收,容易導緻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另外未煮熟的蛋白質會增加過敏體質的人對食物過敏的可能性,肉類中可能攜帶的寄生蟲等病原體可能沒有别殺死,人體食用之後有染病的危險。

  2、老火靓湯營養價值并不高

  廣東人喜歡喝湯,但是其實經過長時間的熬煮的湯營養價值并不高,特别是經過10幾個小時熬制出來的老火湯,雖然味道上乘,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質依然存在在湯料上,而經過長時間熬煮的湯料又變得嚼之無味,基本上都不會再食用,從而影響了人體對蛋白質的攝取,同時維生素在長時間的高溫之下也被破壞了。

  3、喝早茶

  喝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一種飲食方式,周末假期家人朋友三兩知己,一壺茶,幾碟點心,休閑中進食,聯絡感情的好方法。近年來更是衍生出喝午茶、喝夜茶的方式。喝茶并不單單是喝茶,還有各式的點心食用。

  但是茶水是免不了的,茶是堿性的,中和胃酸,影響胃對食物的消化。另外進餐的時候大量的茶水稀釋胃液會影響消化。茶中的鞣酸等與食物中的鈣、鐵等礦物質結合成不易消化吸收的結合物,阻礙了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易引起缺鐵性貧血和加重貧血患者的病情。

  4、食物越精細營養價值越低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升高,對于食物的要求越來越多,我們的糧食也順應着時代的變化,加工得越來越精細。精米飯、精面粉的口感确實要好得多,但是從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來看的話,大大的降低了。去掉外殼之後的糙米,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95%的營養成分都存在表面上,經過加工的精米就隻剩下了5%的營養成分了。我們吃到到的米飯裡,最有價值的植物蛋白、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大大的浪費了。

  5、蔬菜先焯後炒維生素損失不少

  有人烹調蔬菜的時候喜歡先用熱水焯過之後再炒,這樣的烹調方式會導緻蔬菜中的維生素大大的損失。因為維生素B、維生素C都是水溶性的,生物特性很不穩定,容易溶于水中,同時也是很不耐熱,60℃的水溫中焯幾分鐘的時間,大部分就會溶解在水中了。所以為了保持維生素的攝取,應該直接炒熟,部分可以生吃的蔬菜例如黃瓜和西紅柿可以直接涼拌生吃,維生素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

  6、過度追求菜色易緻癌

  追求色香味,镬氣就是其中一個基本的要求。不少的菜色中都要求将炒鍋和油燒得越熱越好,炒出來的食物更好吃。但是超高溫使食用油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産生過氧化物、脂肪雜環化合物等可緻癌物質。烹調時超高溫産生的油煙也是環境污染中不容忽視的污染源之一。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