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秋分如何養生 秋分養生二三事
秋分如何養生 秋分養生二三事
更新时间:2025-05-22 12:56:20

  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9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秋分。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之際如何養生

  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甯,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适應秋天平容之氣。體質調養可選擇我國古代民間九九重陽(陰曆重陽節)登高觀景之習俗,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所有的憂郁、惆怅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這是養生中的養收之一法,也是調節精神的一方良劑。

  飲食調養:中醫也是從陰陽平衡方面作為出發點,将飲食分為宜與忌。有利于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對于那些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的老年人,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濕質人應忌食油膩;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産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論是哪種人,其實質都應防止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而導緻陰陽失調。飲食調養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做到《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中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在食與藥的一體營養觀中,強調同屬天然産物的中藥和食物,某些性質,特别是補益或調養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本草、方劑典籍中不難發現食藥同用的例證,古代醫者把烏雞、羊肉、驢皮、蔥、姜、棗等視為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譜和菜肴中,又不難發現有很多藥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黃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當藥食調配得當時,可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運動調養:秋分是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着陰陽平衡的規律。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應随“長夏”到“秋收”而相應改變。秋季要特别重視保養内守之陰氣,凡運動、起居、飲食、精神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秋高氣爽,也是鍛煉的好季節。但由于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運動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幾種秋季養生保健措施

  揉四心

  所謂“四心”即手心和腳心。秋季按揉四心,可以使幹燥的皮膚得到緩解,同時也能預防秋燥和秋濕。

  方法:把枇杷果弄碎,菊花碾碎,把兩者糅在一起,然後放在兩手心裡揉動,再放到腳心裡揉動,左手揉右腳,右手揉左腳。

  拉伸筋骨以養秋

  到了秋分天氣已基本轉涼,但還沒到不敢出門的程度,這是老年人強身健體的好季節。老人最好能學學太極拳之類的活動筋骨的運動。不用打得很精準,隻是這些動作中的開合比較大,從肉到筋到骨都能運動到。

  身體不好的老人可以學學“甩手功”之類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讓肉跟筋都能得到鍛煉,而且秋天的運動要稍微用點力,跟春天的健走還有所不同。秋天草木凋零,整個自然界的陽氣都在尋找歸息的地方,就等着冬天到來,蟄伏聚藏。所以人也容易沉靜,身體會變得沉硬。這樣一來就必須人為地把筋骨肌肉拉開,提醒它們繼續健康地工作。因此适當的體育鍛煉,尤其是讓人精神振奮,能增加人氣力的運動更是應該常做。

  按摩肺經

  中醫講經絡,總是離不開肺經的,人身上的很多疾病都是與肺經聯系在一起的。手臂陰面靠拇指的那條線就是肺經,平時敲稍有酸痛感。比如,有一天你感覺自己渾身酸痛,這時敲它,發現酸痛難忍,那是肺經在說話了,它要告訴你:你快得感冒了。那你就要加強敲,一天多敲幾次,有時間就敲肺經,直到沒有酸痛難忍的感覺了,就說明肺經已經幫你把感冒病菌除掉了。

  秋分養生吃什麼好?

  1、酸味食物

  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分節氣,應該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酸味食物,少吃一些蔥姜等辛味食物。

  2、潤肺食物

  秋季,氣候幹燥,容易誘發秋燥,大便幹燥、便秘,口幹舌燥,皮膚幹燥。所以,應該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淮山、芝麻、鴨肉等等。青蘿蔔陳皮鴨湯、玉竹百合豬瘦肉湯、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無花果白鲫湯等湯類,可以很好地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3、養胃食物

  秋季,也是胃腸病高發的季節。所以,要少吃生冷、辛辣、燒烤等刺激性的食品,多吃一些比較溫和的食品。還可以喝一些紅茶,以達到暖胃的功效。除此之外,還可以養神。

  秋分養生4種平民食物

  1、百合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堿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中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還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将百合洗淨,煮熟,放冰糖後冷卻食用,既可清熱潤肺,又能滋補益中。

  2、紅薯

  我國醫學工作者曾對廣西西部的百歲老人之鄉進行調查,發現此地的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習慣每日食紅薯,甚至将其作為主食。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3、大棗

  據中醫專家講,大棗不光是甜美食品,還是治病良藥。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據藥理研究,大棗有保護肝髒、降低血脂等作用。專家介紹說,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性偏濕熱,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濕熱者,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反應。

  4、枸杞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至于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立夏吃什麼 這些竟然都是傳統食物
立夏吃什麼 這些竟然都是傳統食物
馬上就要立夏了,夏天就要來了,立夏的到來,天氣也開始慢慢的炎熱起來了,立夏有很多的習俗,那麼你知道立夏該吃什麼嗎?立夏有哪些飲食習俗呢?哪些是屬于立夏的傳統食物呢?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你知道嗎,立夏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雞蛋,那麼你還知道其他的習俗嗎?其實每一個地區的飲食習俗都是不一樣的。立夏吃什麼傳...
2025-05-22
小雪最佳時令飲食 胡蘿蔔
小雪最佳時令飲食 胡蘿蔔
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到了。在小雪節氣,楊教授提示我們,小雪最佳時令飲食是:胡蘿蔔。有些人對胡蘿蔔的習慣吃法是生吃、切成絲涼拌或者是切成片同其他蔬菜炒食。殊不知,這都不符合營養原則。科學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蘿蔔應烹煮後食用。要保持其營養便于吸收的最佳烹調方法有兩點,一是将胡...
2025-05-22
大小暑的養生需注意
大小暑的養生需注意
二十四節氣養生都很有講究,據說每個節氣養生是最好的,今天就為大家講講大暑、小暑的養生宜忌。看看你有那幾個違反了呢?大小暑的養生需注意小暑氣象特點與養生7月7日左右為小暑天,“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05度。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
2025-05-22
養生美食伴你度大暑
養生美食伴你度大暑
涼拌茄子[做法]茄子洗淨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許鹽,再投如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内蒸熟,取出晾涼;蒜搗末;将炒鍋置于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後,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香菜擇洗幹淨,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功效]清...
2025-05-22
小暑習俗 小暑“食新”讓你無病度暑
小暑習俗 小暑“食新”讓你無病度暑
小暑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因為在小暑之後,三伏天便快要到了,此時如果沒有做好保護措施,很容易導緻疾病出現在身體上,因而在小暑保養身體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小暑的一個習俗便是很好的保護措施。小暑習俗“食新”老人們常說小暑要“食新”,要用新收割的五谷祭祖、祭神,...
2025-05-2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