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暑的簡介
大暑的簡介
更新时间:2025-11-26 12:58:47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征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

  大暑時節即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我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于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将養,而導緻疰夏、中暑等病。如果當你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症狀時,多為中暑先兆。

  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病人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内降溫;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有條件的人,進入夏季後,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藿香葉、佩蘭葉各10克,飛滑石、炒麥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也可在暑熱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夏天如何消除煩躁和疲乏無力等症狀
夏天如何消除煩躁和疲乏無力等症狀
保健專家指出,擺脫“苦夏”的最好方法是自我調理與保健,有三條妙計可以告别“苦夏”。聽音樂散步甯心神戒躁怒。要保持恬靜的心理狀态,不要過于激動,更不要發怒急躁。煩躁、心境不佳時可通過散步、聽輕快的音樂等方式來舒緩負性情緒。多喝涼白開膳食多樣化。夏天氣溫高...
2025-11-26
立秋是什麼意思 立秋養生先養肺
立秋是什麼意思 立秋養生先養肺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在立秋節氣裡,天氣雖然還是很熱。但涼爽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立秋的意義和一些立秋時節的養生方法。大家一起來看下文吧。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之後就是秋天的開始了,立秋大概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秋”意思是說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
2025-11-26
大暑養生 要想身體好五形最重要
大暑養生 要想身體好五形最重要
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大暑節氣裡天氣很熱,雷雨頻繁,,那麼,在大暑裡我們該如何養生呢?在大暑裡的飲食我們該注意哪些禁忌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大暑裡的養生之道。大暑養生1、火形人:“石膏化濕粥”可清熱消暑體質的特征:皮膚特點是赤色,臉形較長,頭比較小,,性情很急...
2025-11-26
世界上流域最廣的河在哪裡?亞馬遜河的地理地貌
世界上流域最廣的河在哪裡?亞馬遜河的地理地貌
亞馬孫河(葡萄牙語:RioAmazonas;西班牙語:RioAmazonas,又譯“亞馬遜河”),位于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河流,長度位居世界第二。亞馬遜河流量達每秒219,000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條大河尼羅河、長江、密西西比河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
2025-11-26
大暑代表什麼 大暑的習俗和養生小常識
大暑代表什麼 大暑的習俗和養生小常識
大暑節氣裡,天氣悶熱,多雨。面對大自然如此複雜的氣候,我們在大暑裡該如何養生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暑的意義和一些大暑飲食養生的方法。幫助大家健康快樂的度過大暑這個節氣。大暑代表什麼大暑簡介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在大暑節氣裡,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
2025-11-2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