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病是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的同時,也帶來的一種“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如皮膚發緊發幹、易過敏、皮膚變差等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随着全球氣候的變暖和旅遊事業的大發展,許多賓館、商店、辦公室乃至尋常百姓家,都安裝了空調機,它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清涼,同時也帶來了讓人困擾的空調病。
産生空調病的原因
◆1.過冷的刺激,使人體皮膚溫度出現差别,即四肢的溫度低于軀幹的溫度,手足降溫,人體調節溫度的能力對此無能為力;
◆2.在空調超淨房間裡,負離子幾乎等于零。空氣負離子是帶負電荷的空氣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奮,提高人體機能,被人們稱之為空氣“維生素”,若缺乏負離子可使人感到空氣“不新鮮”,感到胸悶、心慌、頭暈、無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據測定,普通居室内每平方厘米負離子數為五十個,而使用空調裝置後可減少至十個以下;
◆3.從溫度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進入有空調設備的室内,溫差較大且溫度驟變,人體的植物神經系統難以适應,就會出現空調病的症狀。表現為易怒、緊張、失眠等。此外,由于空調房間通常是封閉的,雖然空調系統能将空氣中大部分灰塵和細菌過濾掉,但空氣中殘留的細菌仍然會造成污染。人們長時間生活在單調不變的空調環境中,人體的生物節律受到破壞,也會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空調病的症狀
空調病的主要症狀因各人的适應能力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表現為畏冷不适、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腰痛,嚴重的還可引起四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組織血管神經機能發生紊亂,使位于莖乳孔部的小動脈痙攣,引起面部神經原發性缺血,繼之靜脈充血、水腫,水腫又壓迫面神經,患側口角歪斜。
易得空調病的人群
一般地說,易患空調病的主要是老人、兒童和婦女。老人、兒童是由于身體抵抗力低下,而婦女是由于衣着單薄,又袒胸露臂。
空調病的預防
◆1.是使用空調必須注意通風,每天應定時打開窗戶,關閉空調,增氣換氣,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且最好每兩周清掃空調機一次。
◆2.是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當先在有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在身體适應後再到太陽光下活動;若長期在空調室内者,應該到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加速體内新陳代謝。
◆3.是空調室溫和室外自然溫度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度為宜,夜間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調,入睡時關閉空調更為安全,睡前在戶外活動,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空調病。
◆4.是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這樣降溫太快,很容易發病。
◆5.是嚴禁在室内抽煙。
◆6.是應經常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這是由于經常出入空調環境、冷熱突變,皮膚附着的細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内阻塞,引起感染化膿,故應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
◆7.是使用消毒劑殺滅與防止微生物的生長。
◆8.是增置除濕劑,防止細菌滋生。
◆9.是不要在靜止的車内開放空調,以防汽車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車内而發生意外,即一氧化碳中毒。
◆10.是工作場所注意衣着,應達到空調環境中的保暖要求。
空調病的預防主要是上述十條,若出現感冒發熱、肺炎、口眼歪斜時,就要及時請醫生診斷治療。
中醫預防空調病
此外,中醫養生學認為預防空調病的産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使用空調一般均在夏季,根據“春夏養陽”的道理,夏日平素人們要注意對自己陽氣的充實,如不要常吃冷飲,以免損傷肝胃陽氣;人體所需營養物質沒有來源;又如夏日過性生活,要有節,因為“房勞傷腎”,而腎為一身陽氣之根。
◆第二,由于空調病的病變部位主要有肺,故平素要加強對自己肺髒的保健,中醫學認為“悲憂傷肺”,所以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哪怕是遇到了不好克服的困難和遭遇了很大的不幸。
◆第三,由于空調病常緻四肢不溫,經絡不通故常在空調房間呆的人應多吃一些能溫通經脈的食物和藥品,如桃仁、山楂、紅花、紅景天、當歸丸等。第一: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内溫度,最好使用負離子發生器。
◆第四,使用空調器時,室内溫度不宜過低,以免與外界氣溫相差太大,而使人感冒或者犯支氣管炎。
◆第五,使用空調器的房間應保持清潔衛生,減少疾病的污染源。
◆第六,房間不要關的太嚴,要定期開門開窗,通風對流,調節室内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