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防曬霜的熱度已然蓋過了它所要阻擋的陽光,有關它的消息不絕于耳。
最受關注的是,美國環境工作組就700多種防曬産品進行調查時發現,市場上高達84%的防曬霜存在質量問題,其中上“黑榜”的産品不乏歐萊雅、露得清等消費者熟悉的知名品牌。
中外兩标準成門檻
大部分防曬産品上黑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SPF(防曬系數)。市面上SPF7-60之間紛雜的數字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勢頭。而有關防曬霜标識規定的政策也在此時相繼浮出水面。
國内标準:SPF30+成峰值
新版《化妝品衛生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已于本月1日正式實施。《規範》對化妝品标簽作出了新的規定,對所測SPF值高于30的防曬品最大也隻能标注SPF30+,而不能标注實測值。
但是,為了給生産企業提供一個更改标識的過渡期,衛生部表示,從2009年7月1日起生産或進口的産品必須符合這些新規定;2007年7月1日前已經獲得衛生部批準的防曬産品,在批件到期前生産或進口的,若其防曬功能标識與批準時一緻,可銷售至産品有效期截止日。
$Spli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