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社區青少年的故事
社區青少年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8:28:42

來源:【讀特】

社區青少年的故事(百名記者編輯走基層)1

4月27日,社工與社區志願者給菜農子女家庭搬運書桌、台燈等物資。(桂香社區供圖)

“菜農子女是我們社區長期跟蹤服務的群體,前不久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菜場的部分孩子缺書桌,我們就想到開展‘一米空間’送折疊書桌、台燈、收納箱,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習慣的活動。”近日下午,記者走訪龍華區觀瀾街道桂香社區的廟溪菜場時,社工林嘉敏說。臨近下午5點,天下着小雨,菜場大院内幾輛貨車停在空地上,幾位工人正忙着裝菜,院牆外的菜地裡,菜農們也在忙着農活。

能折疊的一米書桌 一個小小的閱讀空間

廟溪菜場,是上世紀90年代初成立的國營菜場,面積約200畝,目前由84戶外來菜農承包耕種,其中有30多名孩子和父母一起在這裡生活、上學。由于是非深戶,加之深圳的學位緊張,他們中的大多數隻能選擇在鄰近的東莞塘廈讀民辦小學,每天早晚乘坐校車往返深莞兩地。

“這個點,大部分菜農也都在菜地忙。”在菜場負責人韋翠平的帶領下,記者走過兩排整齊劃一的平房,找到一戶隻有老奶奶在家的菜農家。平房是個大通間,前半部分是客廳,後半部分用簾子隔着當卧室用,書桌折疊放在布簾旁。大約20多平方米的房間被家具塞得滿滿當當,客廳裡站三四個人都顯得擁擠。“讀小學的孫子要到6點多回家,家裡地方小,孫子要用時才打開。”老奶奶指着折起的書桌說。

林嘉敏說正是因為走訪時看到菜農的居住空間小,才購置的折疊書桌,“很多家庭孩子吃飯、學習都在一張桌子上,有的飯桌很矮也有油污,孩子寫作業得彎腰低頭,也沒有專門的台燈,對小孩的頸椎和視力都有影響。”4月27日,林嘉敏、趙璐和其他多位社工、義工一起,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搬運,将折疊書桌、台燈等物資送至20多戶菜農家,受到孩子和家長的歡迎。

“我家一個孩子讀四年級,一個二年級,有了書桌後,他們倆就可一起寫作業。”楊阿姨說平時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定力也不太好,很難坐下來看書,一般都是去外面院子裡玩。她在感謝社區改善孩子閱讀學習條件的同時,希望多一些豐富孩子課餘生活的活動。

服務流動兒童有困難 希望鍊接更多資源幫到他們

“雖然長期有跟蹤服務,但感覺開展活動的難度有點大。”趙璐說,“去年中秋節時,我們在菜場大院裡舉辦過親子遊園會,設置了做月餅、做手工燈籠的攤位,雖然有很多孩子參與,但大部分菜農因為太忙,沒時間參加。”

對于流動兒童群體學習軟硬件方面的困難,桂香社區長期以來都很關注。該社區是2017年5月從原來的桂花社區新分設的,轄區工業園區較多,非深戶籍人口占到了95%,流動兒童群體龐大。而廟溪菜場的菜農因收入較低、居住空間狹小、平時農事繁忙,他們的子女面臨的問題更突出——沒人輔導功課、沒場地課後學習、成績整體落後。

2019年,社區通過走訪、摸排,了解到菜農家庭子女的困難後,從2020年9月起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益晚輔活動,聘請專業教師,聯系愛心企業提供場地,免費為25位學齡兒童輔導功課。除此之外,社區還對菜農住房的外牆、路面進行過環境提升,增設了健身器材和晾衣架等配套設施。

“這次的‘一米空間’活動也是社區民生微實事的項目之一,今年社區以流動兒童為主題,希望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服務。”林嘉敏說接下來社區還會跟蹤收集菜農孩子每日的閱讀情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隻是閱讀,我們還想征集菜農家庭的需求,陸續鍊接一些項目活動,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區。”

采訪随記

廟溪菜場的那些人和事

“為什麼我聽你們談起菜場,有時叫廟溪,有時又稱桂花?”“桂花的名字更老,因為以前這裡是桂花社區,而菜場又屬廟溪村管轄範圍。”采訪中,記者問起菜場名字時,社工林嘉敏解釋。而且時至今日,菜場大門上的标牌仍是“桂花菜場”。

說起廟溪菜場的曆史,負責人韋傳計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這裡的菜地是國有的,種出來的蔬菜也主要是供深圳。”老韋是上世紀80年代最早一批被果蔬公司招工到廟溪來當菜農的,“當時招來的有湛江、廣州、汕頭等地的菜農”,90年代後期因為公司效益不好,就把菜地承包給了菜農。

“菜農流動性大,有的做不下去就轉租了,如今跟我一起來的隻剩下20多戶。”老韋說以前都是由公司統一來收菜,現在農戶都是跟菜販簽訂單。問起菜農的收入怎樣,他說收入要看天氣,還要看菜價,“好的年景一年兩公婆收入七八萬元。”

問起菜農家庭的困難,老韋和他的女兒韋翠平異口同聲地說:“孩子就近入學難”。因為大部分菜農是非深戶,而且都沒有社保,加之深圳的學位緊張,所以很多家長不得不把孩子送去東莞的民辦學校。

林嘉敏覺得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有缺陷,“他們的父母早上五點多就出門幹活,晚上要忙到近十點鐘回來,很多孩子都是交給爺爺奶奶帶。”有一件事讓小林印象深刻,他和社工夥伴入戶走訪時,遇到一位老奶奶說她特别想回老家。老太太邊說邊流淚,因為要留在廟溪照顧孫子,她與老伴整整分隔了兩年。

雖然菜農的孩子們普遍缺少父母的親子陪伴,但他們也有城市高樓裡的孩子們羨慕的同伴關系和獨立生活能力。“我們菜場的孩子都很活潑調皮,放學後都在院子裡一起玩,生活自理能力也強,周末會幫爸媽幹農活,五六年級的孩子早已會做飯。”

社區人物

有愛心又細心的社工林嘉敏

在跟随社工林嘉敏、趙璐入戶走訪前,我聽林嘉敏說起,有一戶菜農的孩子患有唐氏綜合征。“小男孩滿9歲了,但沒有普通學校接收,他家父母一直在聯系特殊學校。”林嘉敏說自己也是最近才了解到,計劃着尋找就近的特殊學校推薦給他家。

下午走訪完兩戶有學齡兒童的菜農家,剛好碰上那位沒上學的小男孩和他媽媽。我們進屋時,小男孩在靠門邊的小床上獨自玩着,他媽媽坐在沙發上看着手機。

“我家孩子這個月要去讀書了。”男孩媽媽說。“怎麼聯系上的?”同行的韋翠平問。“朋友推薦的,不過要面試通過後才可以入學,是一個特殊教育機構。他們建議我們家小孩上小學一年級。”我們聽到都很高興。林嘉敏問了教育機構的名字,還用手機搜索察看了機構的基本情況,并跟男孩媽媽說,後期社區也會跟蹤關注他家孩子,有需要幫助可及時跟他反饋。

“針對困難流動兒童這塊,我們會特别關注廟溪菜場。因為這裡離我們社區的服務陣地愛心花園比較遠,那邊的場地、設施都很完備,有圖書室、活動室,還有四點半課堂。廟溪這邊的條件就相對有限。”林嘉敏說。

我認識林嘉敏有兩年,但因為疫情,我們一直線上聯系、采訪,印象中他是個非常認真細心的人。此次線下走訪,讓我更加深并确認了這一印象。在零星的閑聊中,我得知他做社工已七年,因為工作紮實,連續三年參與幫扶深圳和湖南困境兒童的服務工作,還被評選為2021年度深圳市“十佳社工”。

因為6日晚6點他和趙璐還要去社區核酸檢測點值守,下午的走訪到5點半就不得不結束了。不過,我們約好等到下次廟溪菜場有活動時再見。

(原标題《桂香社區民生微實事關注流動兒童 菜農的孩子們收到心愛的學習用品》)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小虎)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菩提根怎麼盤才能越盤越好
菩提根怎麼盤才能越盤越好
菩提根不是樹根,而是一種叫做貝葉棕的種子,屬于菩提子的一種。菩提根經過長時期的盤玩會變色,經過更長的時間長也可能開片,是制作念珠的佳品。現在市場上有另外一種名叫白玉菩提的菩提子是容易被大家和菩提根混淆的,這二者是不同的:菩提根是貝葉棕的種子...
2025-05-23
牛仔外套怎麼搭配才有高級感
牛仔外套怎麼搭配才有高級感
在我們的春季穿搭中,可能會缺少西服外套,也可能少幾件衛衣,但是相信每一個女生的衣櫃中都有一件十分潮流的牛仔外套吧!可以說沒有牛仔外套的春天是不完整的,小創給大家整理了幾套關于牛仔外套的穿搭,一起來看看吧!牛仔外套的搭配跟他的版型以及長度都是...
2025-05-23
大連培育服務貿易發展
大連培育服務貿易發展
大連培育服務貿易發展?大連市甘井子區積極開展黨建引領民企振興行動,通過強化政治引領、文化引領、人才引領、機制引領和先鋒引領,努力打造民企發展的“紅色引擎”,激活民企發展動力,近萬家民營企業煥發出蓬勃生機,成為大連“兩先區”和甘井子區現代化國...
2025-05-23
吉他七和弦琶音怎麼彈
吉他七和弦琶音怎麼彈
今天,我們來簡單說說音階、琶音與和弦的練法:「首先First」首先,在理解上,我認為音階、琶音、和弦指法本質上是一回事,且并不“殊途”。所以,雖然表面形式有别,但進階方法相同。「其次Second」其次,在具體練法上,入門級别的教科書上,隻是...
2025-05-23
開業率是什麼
開業率是什麼
微信排版/BenKing除特别标注外,圖片均來自/項目方▼▼▼▼▼▼▼▼▼臨近年末,購物中心進入開業爆發期。僅12月18日,全國就有超10個購物中心開業,其中,中駿商管攜旗下張家港和平頂山兩座中駿世界城共同亮相,并以100%招商率和100%...
2025-05-2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