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
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
更新时间:2025-05-08 23:23:34

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1

圖為河南西平縣出山鎮美麗鄉村。 西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河南西平縣出山鎮美麗鄉村。 西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 老區西平深挖“鄉土經濟”

中新網駐馬店5月23日電 題: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 老區西平深挖“鄉土經濟”

作者 楊大勇 于洪濤 趙永濤

小滿時節,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出山鎮,艾香陣陣,瓜果飄香。不僅如此,富有特色的白蘆筍種植基、夏枯草種植基地、優質小麥種植基地,也充滿勃勃生機。

曾有過曆史硝煙、熊熊烽火的西平縣出山鎮,是革命老區,建有焦之綱革命紀念館。近日,記者走進紅色革命老區出山鎮,這裡因地制宜、創業浪潮、振興發展的新面貌如一幅圖景展現眼前。

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2

圖為養殖戶拿着鲈魚笑呵呵地站在魚塘邊。 西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西平縣出山鎮300多畝艾草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山坡上,溝渠邊,到處盡綠,像鋪上了一層“綠毯”。微風吹來,綠浪翻滾,令人心曠神怡。

在劉清管村艾草加工廠内,艾絨、艾條、艾柱,家紡艾産品和艾草精油等艾制品種類繁多,工人們正在忙碌生産,各式産品銷往全國各地……

在羅崗莊村,千畝白蘆筍種植基地分外顯眼。眼下,正是采筍期,村民們胳膊上挎着塑料筐,小心翼翼地扒開黃土,一個個帶着泥土氣息的白蘆筍呈現在眼前……

老區西平縣不僅“深挖”鄉土賺大錢,還深耕老區的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

2020年4月,長江以北投資規模最大、帶動農戶最廣、貼近鄉村振興,且帶動效應大的加州鲈魚孵化基地落戶西平縣。

河南浩欣種養殖公司總經理常爽介紹,該企業全年加州鲈魚産量15萬公斤,加州鲈種魚2萬尾,孵化加州鲈魚苗5000萬尾。銷售範圍涉及西平縣域及周邊南陽、開封、天津、山西、陝西等地。

常爽坦言,該公司鲈魚産業特色是通過采取“政府 農戶 公司”的發展模式,将鲈魚養殖與鄉村振興、産業興旺、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工作相結合,目前已帶動周邊120餘名村民發展養殖就業,有力推進了農業産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緻富。

“我去年五月份加入鲈魚孵化養殖,今年的養殖收入非常的可觀。”當地養殖戶劉學成介紹說,他家三個魚塘孵育鲈魚7萬多尾,現在預計産量有六七萬斤,預計産值在50萬元左右。

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艾飄香鲈魚肥民俗遊)3

圖為出山鎮的艾草在微風中翻着綠浪。 西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西平縣不僅有産業,還發展鄉村旅遊。在“醉美棠溪”民俗旅遊村牛昌村,目前已建成有遊客服務中心、茶館、美酒品鑒體驗中心、鄉村土特産展覽室、購物中心、網紅橋等,2020年該村被評為“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

牛昌村村民王林山介紹,村裡家家戶戶都銷售全鎮的土特産,“比如茶葉、柴雞蛋、山菊花,家家戶戶都掙到錢了。”

“我們村通過發展鄉村遊,帶動全鎮土特産銷售,節假日遊客增多,這裡的土産品、艾草、棠河酒、蜂蜜等供不應求。”提起本村的變化,出山鎮牛昌村黨支部書記王強如是說。

“牛昌村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文化底蘊厚重,産業集聚,是百裡聞名的‘長壽村’,曆史文化名村。”出山鎮鎮長任立剛介紹,該鎮以牛昌村為點,現已輻射棠溪源景區、老家溝水庫、西部古寨等多個景區,現有農家樂、民宿300餘家,有力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完)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萬聖節的來曆
萬聖節的來曆
萬聖節的來曆?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
2025-05-08
藏族望果節的習俗有什麼
藏族望果節的習俗有什麼
文|段宏文秋收季節,藏族朋友邀我一起和他們回去過藏族同胞的重大節日:望果節。聽到節日的名字,感覺就非常的向往,望果,猜想就是秋天到了,莊稼豐收了,水果也成熟了,可以去吃很多西藏本地的水果了,于是便興緻勃勃地收拾好行李随朋友出發了。到了朋友家...
2025-05-08
邊疆民族高校師範生師德的培養
邊疆民族高校師範生師德的培養
邊疆民族高校師範生師德的培養?中國青年報“洮河訴說着,訴說着紅色的故事;莎姆跳動着,跳動着亘古的脈搏……”不久以前,古樸的卓尼民歌在羲皇故裡天水唱響,這是甘肅民族師範學院精心打造的民族歌劇《紅色卓尼》首次走向全省舞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
2025-05-08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
南關巨龍燈在造型和裝飾上,發揮了一代代民間老藝人豐富的想象能力,傳統制作比較獨特:龍頭、龍身皆以竹木為骨架。龍頭用兩道木圈和竹篾綁紮,龍口大張,龍舌凸現,唇下用麻片染成長須,圓錐形黃龍角尖垂兩條紅紙束紮而成的菱形飄帶,眼眶是圓形,眼珠用金、...
2025-05-08
1971年9月22日陰曆是什麼時候
1971年9月22日陰曆是什麼時候
1971年9月22日陰曆是什麼時候?1971年9月22日陰曆是辛亥年八月初四,陰曆就是月亮曆,簡稱陰曆,也叫舊曆,中國人以前算日子是觀察月亮的變化,所以才有月亮曆這一說,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1971年9月22日陰曆是什麼時候?下面更多詳細答...
2025-05-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